本报讯(记者 徐佳瑞)近日,确山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施行首例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术)。
据了解,医院有一患儿体重仅有1720克,为孕31+2周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由于早产儿消化系统不健全,无法自主消化食物,需要长时间应用静脉营养液。但该患儿血管细小,如果建立周围浅静脉通道,不能满足静脉营养液输注需求,营养液容易外渗,甚至会引起皮肤坏死,也会因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坏,增加患儿痛苦。为使该患儿得到治疗,经过新生儿科主任刘冬丽、主管医生王雪梅、护士长王宝琴和护师周雨阳的综合评估,决定给该患儿施行PICC置管术,解决营养、药物输入等问题。
该手术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操作过程较复杂,置管过程中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危急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科室做好了充分准备,并制订应急预案,成功为该患儿实施了PICC置管术,X线摄片显示导管末端定位准确,在最佳位置穿刺成功。
此次新生儿PICC置管术的成功施行,解决了早产患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和静脉营养治疗的护理难题,填补了该县新生儿PICC置管术的空白。同时,该术的施行标志该院静脉治疗技术上了新台阶,对静脉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