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侯伟峰
由于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造成腰肌劳损,不能行走,时任泌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李冰躺在单位沙发上指挥了一个多星期。
因为工作任务紧急,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信息中心的周圆圆推迟了婚期……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无上荣誉的背后,凝结着每位扶贫人的汗水和付出。
勇于担当炼铁军
据统计数字,至2015年底,泌阳县102个贫困村中还有68个未出列,29923户76601人中还有19431户42294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5.2%。
2018年底全部脱贫摘帽。
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制订贫困户脱贫计划,明确帮扶人员,真正实现了“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
不让扶贫的形象因为自己而受到损害,不让全局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延误,优先推荐工作突出的班子成员到重要岗位上任职,优先推荐成绩显著的一般工作人员为后备科级干部,在扶贫办,营造了人人争创佳绩、人人争当标兵的浓厚氛围。
蹄疾步稳谋良策
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县委、县政府精准决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参谋部”。
立足于“稳”。对上级决策部署和政策文件,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学深悟透弄懂后,再结合实际谋划部署,做到不折腾,“稳”中求快。2017年上半年,在全省开展的档卡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在全市率先设置乡级扶贫办、村级扶贫专干,将扶贫网络延伸到村,实现了上级决策部署直接到村不走样。
聚焦于“准”。坚持精准方略,把问题难点变成工作亮点。泌阳县组织县处级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11类群体近5000人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因各类群体具体责任不明确,工作中出现责任不精准、落实不到位、统筹不科学等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中央和省委相关文件精神,细化责任分工,让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
在产业扶贫具体实践中,贫困对象受身体素质、职业技能等影响,存在返贫风险大的问题,泌阳县依托夏南牛、食用菌两大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具有泌阳特色的“三个到户到人”的产业扶贫路子,实现了扶贫产业到户到人、脱贫增收到户到人、风险防控到户到人。
务求于“细”。为解决基层扶贫人员想干干不好的问题,扶贫办组织业务骨干会商研究,从而保证了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到人。
苦干实干铸辉煌
2017年,在全省开展的档卡规范化建设工作中,李冰严重腰肌劳损,不能行走,因为分管建档立卡工作,李冰在单位沙发上躺着指挥了一个多星期。
因为工作任务紧急,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信息中心的周圆圆推迟了婚期……
统筹整合资金之初,大家都不知道项目库如何建、如何管理、如何出库实施。项目办负责人与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摸索讨论,让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规范,打造了泌阳县项目库建设标准。2016年~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共完成入库项目2400多个,完成对接资金近20亿元。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泌阳县脱贫攻坚工作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至 2020年底,全县累计实现33902户84235人脱贫、102个贫困村出列,全县354个村均培育出“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4.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3万元,是2015年的1.4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