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 捷)独角椅、大陀螺、晃动独木桥······这里的玩具琳琅满目;感官教育、日常生活教育、文化教育······这里的课程多种多样,这是记者2月28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二病区看到的一幕。
3岁的小康曾经是一个怯懦的孩子,吐字发音不清晰,认知比较落后,而且最多只会说3个字的短句。该院儿童康复科二病区医护人员通过精准的康复评估、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及教案的制订,运用中西医结合理念,为小康打造了一个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并利用各式各样的教具、器材对他进行感官刺激,一步步打开孩子的心扉。
经过3个月的治疗,现在小康已经可以与其他小朋友正常交流,能够在陌生人面前介绍自己,并且爱上了学习。
据悉,近年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二病区秉承“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理念,不断拓展新业务、开展新技能,充分发挥科室人员技术优势开展的学习能力训练、视觉记忆训练等系列治疗方案,在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加强人机交流互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