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02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记汝南县关工委“五老”讲师团

通讯员 朱晓吾


  在汝南县,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一不挣工资,二不计辛苦,三不图名利,30多年来,义务将养生保健知识、生活百科知识传播给老年人,将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爱国教育、法制教育、红色故事、家风家训传授给青少年,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讲到千家万户,把党的声音传播到“最后一公里”……他们就是汝南县关工委“五老”讲师团。
  提起汝南县关工委“五老”讲师团,不得不从讲师团团长王德明开始说起。王德明是原县教育局党组书记,退居二线后先后担任汝南县老干部大学副校长、汝南县国学文化促进会会长、汝南县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汝南县关工委“五老”讲师团团长等职务。
  谈及“五老”讲师团的发展历程,王德明娓娓道来……“五老”讲师团成立于1988年,原名为汝南县关工委报告团,1999年更名为汝南县关工委“五老”讲师团,成员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为主。作为“五老”讲师团的前辈,王德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浸润着农民素有朴实无华、乐于吃苦的精神,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从教育岗位上退休后加入了该县关工委讲师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五老”同志一起开启了一段截然不同的退休生活。
  30多年来,王德明始终坚持在传播正能量、关心下一代的岗位上。“五团”老讲师队伍由最初的20余名人发展到如今的180余人,他们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收集资料、自编教材,以宣讲革命故事、传播理想信念、弘扬正能量为主要内容,向全县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还多途径、多形式开展红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打牢青少年健康成长根基;积极探索留守儿童教育途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题,促进留守儿童教育健康发展。
  期间,涌现了刘献荣、朱合顺、李道义、周端启、沈明亮、李留根、王志喜、余绿叶、陈金华等一批优秀老同志,他们不辞辛劳、走南闯北,到处都留下了他们义务讲课的感人身影。他们讲起故事绘声绘色、通俗易懂,台下掌声阵阵、赞不绝口,年年深入学校、农村、社区讲课100余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赢得了省、市、县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至目前,汝南县“五老”讲师团累计讲课3000余场次,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团体讲出一个大品牌,成就了一支优秀团队,被人们誉为“金牌讲师团”,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2019年6月,河南省国学会在汝南县召开现场会;11月份,全市文化建设促进工作现场会又在汝南县召开,作为汝南县国学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德明同志作了典型发言。同年12月,作为全市唯一退休干部代表王德明应邀参加了市委四中全会宣讲动员会,他代表汝南讲师团作了典型发言,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讲师团成员认真学习宣传党的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立足自我、发挥优势,助力疫情防控攻坚战。组织志愿者值班站岗,白天采访拍摄发出一批鲜活的抗疫新闻;晚上组织微信课堂,交流学习心得,这种学习方式引起了县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县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录制视频,把微信课堂和晚会直播到千家万户。期间,他们共组织微课堂 105 场,创作诗歌1800多首、书画作品1200多幅、摄影作品2000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