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29日
拐子杨村笑声朗

记者 刘华山 高君瑞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却是欢声笑语,一派暖意融融。
  张全收回到村里,看望218名70岁以上的老人,一边给每位老人发红包,一边跟他们拉家常。
  发红包是拐子杨村每年过年期间一道最暖人心的风景。作为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全收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身担重任。
  “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我做了什么,让父老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永远是我的奋斗目标。”张全收这样说,也尽力这样做。
  冬日沃野,在拐子杨村占地47亩的标准化蔬菜温棚里,笔直的田埂划分出纵横交错的格子,格子里种满了品种各异、色泽鲜润的蔬菜,宛若一块块调色板。
  这些标准化蔬菜温棚是张全收几年前一次性投资100万元所建的,建成后租赁给蔬菜种植大户,租金收入全部归村集体,20多户贫困户在温棚里打零工,人均年增收在2000元左右。
  产业铺就致富路。张全收深知,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为此,拐子杨村建成了两座光伏电站,除了村集体年收益5万元,全村贫困户每户每年能分得1000元。此外,村里还建起了占地近百亩的围村林,用于种植板栗和花木,林下的空地无偿分配给贫困户种植花生、土豆等经济作物。
  如今,拐子杨村条条村道平坦整齐,砖房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花草相拥。农村电网改造、安全饮水和宽带入户工程全部到位,全收希望小学、村民文化广场、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准化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拐子杨村徐徐展开。
  张全收说,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咱村从国家级贫困村蜕变成全国文明村,要家家户户搞卫生,和和美美过日子,同心追梦奔小康。”今年村“两委”换届,张全收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继续担当起父老乡亲的新期待,为拐子杨村提出新规划、新愿景。
  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好消息,汇聚成拐子杨村奋进“十四五”的蓬勃力量。
  干干净净的小院里,郭四军正在床上做着简单的康复动作。9年前,郭四军突发脑出血,从此卧床不起,家里断了经济来源,成为贫困户。张全收了解到情况后,每逢春节都为他家送去米、面、油等。在张全收的帮助下,郭四军的孩子通过就业扶贫进了工厂,有了固定的收入。2020年,郭四军家成功脱贫。
  在已经脱贫的村民程亚秋家,墙上挂满了奖状。“孩子学习知道用功,肯定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孩子的爸爸在外面打工,我在家养多肉植物,放在网上卖,销量挺好。平时还能打零工,每天挣好几十元钱,您就放心吧!”脱贫户程亚秋对前来看望她的张全收说。
  还有高位截瘫的杨东亮、曾经的贫困户吴小启……在他们脸上,再也看不到生活的磨难,未来充满无尽的希望。
  一家家、一户户,张全收为他们送去关爱、温暖和希望,连续13年,年年如此。
  “党和政府一直在关心着你们,不会让你们掉队,咱们一起迎新年、奔小康。”张全收对大家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孕育生机与活力的新春即将到来,令人满怀期待。
  更好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张全收要带着乡亲们在新征程上携手同心、昂扬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