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园林绿化中心主任周宁。
记者 周 由 实习生 张宜静
“十三五”期间,市园林绿化中心在加强生态园林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下了哪些功夫?“十四五”时期,全市园林绿化工作目标又是什么?日前,记者就上述问题对市园林绿化中心主任周宁进行了专访。
“‘十三五’期间,我们以营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环境、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己任,累计实施生态建设项目430个,加快了练江河主题公园、人民公园、滨河公园、富强公园等一批综合性公园和205座游园建设,实施练江河、骏马河、开源河等7条生态水系景观绿化提升,完成了开源大道、驿城大道、汝河大道等30多条主次干道绿化改造,城市绿化面积由2011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时的1759万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3965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9.8%、45.47%和15.75平方米,城市绿化的高度、厚度、密度、气度和美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跃升。”周宁介绍。
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我市正在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项工作当前进展如何?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升级版,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相比,更注重‘生态’理念和‘生态’功能。”周宁告诉记者,“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印发《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实施方案》《立体绿化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结合国家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六大类、23个专项整改措施,形成由12个主要部门、单位牵头的落实保障机制,共同推动创建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谈及“十四五”时期的工作目标,周宁表示,“十四五”时期,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坚定不移地深化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以百城建设提质为抓手、以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指引、以打造“公园城市”为目标,建设南北畅通、东西连通的生态廊道、绿道,进一步加大对公园游园建设力度,形成“城园一体、河湖相通、水清岸绿、廊道成荫”的绿色生态格局,让市民推窗就见绿、开门就是园,开车林中行、骑车游遍城,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结合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的工作措施,梳理谋划化公园游园、外连道路、防护绿地、植物园等11类、近百个绿化建设项目,并把各项创建指标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加强实施46个小游园建设,加快推进嫘祖大道、G328、重阳大道、兴业大道等外联道路绿化,全力加强‘三园’和植物园建设。抓项目落地、抓建设进度、抓精品亮点,确保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一举成功。”周宁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