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20日
余水云:小钩针织出“就业网”
 

记者 张新理 姚 晶 文/图

    余水云荣获2020年度驻马店市“天中工匠”称号。

  近日,记者来到驻马店恒美工艺编织有限公司,看到学员围坐在一起学习编织技艺,2020年,驻马店市“天中工匠”、市余氏钩编非遗传承人余水云正免费向学员传授编织技艺。琳琅满目的手工编织品摆放在案头,让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你们看这个手工编织的玫瑰多漂亮!还有这些挂饰、摆件……造型可爱、工艺精美……这都是我们学员编织的创新艺术作品。”余水云在记者面前变身“宣传员”“推销员”,提着袋子把里面装的“鲜花”“瓜果梨桃”“牛羊猫狗”向记者介绍。
  随着钩编队伍的不断壮大和驻马店恒美工艺编织有限公司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余水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河南文化报》、河南卫视等媒体大量报道。2017年,余水云获得了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8年,在驻马店市“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中,她获得“巾帼创业创新标兵”荣誉称号;2019年,她被河南省妇女联合会授予“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荣誉称号,2020年她被授予“天中工匠”荣誉称号。
  1997年,余水云从确山县高中毕业后一直外出打工。原本在广州市打工的余水云,因思念家中的孩子,2012年选择回到家乡驻马店市打工。因从小在编织的氛围中长大,对编织文化有深厚的感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启了她的创业梦想。2014年,余水云成立了驻马店市恒美工艺编织有限公司,通过无数次的市场分析和尝试,终于把自己的爱好做成了事业,并解决了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就业这一大问题。至目前,余水云带领的团队已带动了各县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就业400多人,而这些人作为一个点,将辐射她们周边更多的人。
  在朋友的鼓励下,余水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钩编了一些小玩具并拿到人流量大的世纪广场去卖。没想到她编织的小物品非常受群众欢迎,于是她瞅准商机又把产品带到洛阳参加牡丹节。较好的销售量再次鼓舞了她,她加大人力大量生产,生产出来之后突然发现景区有淡旺季,旅游产品也会滞销,当时她一下子傻眼了。
  怎样把手中的小物品销售出去,余水云苦思冥想。后来,她从网上搜索到有各种各样的展销会,然后她提着大包小包去参加。通过展销会和互联网的加入,余水云的客户也逐渐壮大起来,公司产品目前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产品远销到日、韩及欧美等国家,民间工艺品也走上了世界大舞台。
  巧手钩织梦想,巾帼不让须眉。技能培训是手工钩织产业发展迈出的第一步,培养人才队伍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余水云在工作中一直提倡保障品质,不断改进和优化技术创新,极大提高了企业在业内的知名度。近几年来,她积极组织开展创新小组活动、工艺创新和技术攻关,牵头组织创新工作室及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和竞赛,激发管理人员勇于发现、敢于创新的能力。除此之外,余水云积极创造平台,培养人才队伍,6年来发挥员工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势。她积极组织技术培训,重视过程研发和技艺的传承,先后培养优秀编织工艺人员16人,其中9人拿到技术等级证书,为企业发展和后续人才队伍的延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努力,她创办了驻马店市恒美职业培训学校。她依法办学,大力发展钩编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传承中华优秀手工艺,培训更多技能人才并带动她们就业,主持申报并获得外观专利3项,极大提高了企业在业内的知名度。
  手工小工艺,就业大舞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余水云在收获幸福的同时也在努力帮助别人。为了让更多留守妇女、下岗工人走上编织之路,靠双手致富,余水云又当起了老师,她的培训班不但不收学员一分钱,连所有的教学用品都是免费的。
  当记者疑问为什么要办免费培训班时,余水云动情地说:“留守妇女和下岗人员不容易,我现在日子好了,能帮别人一把就帮别人一把。我一路遇到了很多好心人,特别是市妇联的领导,没有她们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我现在生活好了,希望别人也好起来,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一定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通过余水云的不断努力和追求,一定把钩编打造成驻马店一个特色产业,让更多的留守妇女能够通过自己勤劳双手掌握一技之长,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在推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非遗技艺助力脱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繁荣,焕发出夺目光彩,手工钩编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锦绣之路。”市妇联副主席张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余水云和广大留守妇女寄予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