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元元 见习记者 王冰之
张连贵为患者把脉。 通讯员 姚 娜 摄
名片
张连贵,中共党员,市名中医,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教授,驻马店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指导老师,兼任驻马店市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其个人业绩被收录中国家谱辞典《中华张氏大典》。张连贵曾获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驻马店市名中医”等荣誉称号。1985年以来,他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的科研课题共获得驻马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主编医学著作2部。
“我胃部有点疼,吐酸水,还有饱腹感,您给看看,我这是怎么了?”日前,在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张连贵的诊室,前来把脉问诊、求医问药的群众络绎不绝。
今年77岁的张连贵从医60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中医内科,有深厚的中医功底,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胆、脾、胃、肠等消化系统疾病,属于多学科兼备的杂家。
悬壶济世 医者仁心
在传承中医的道路上,张连贵充分发挥所学,勤恳奉献,由于医术高超,慕名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六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张连贵始终牢记“悬壶济世”的训诫,对中医的好奇和喜爱早已深入骨髓,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领导、同事和患者的交口称赞。
张连贵介绍,60年的从医生涯中,让他最为难忘的是一名胃癌患者。该患者做完手术后于2009年再次复发,一直恶心、呕吐、疼痛,不能进食,张连贵为其开几副中药,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能慢慢进食照顾自己。2014年,该患者癌细胞扩散,7天未能睡着觉。“我还想活着,想让你给我治。”张连贵看望该患者时,他哭着用手写道。随后张连贵又对症下药,减轻了该患者的痛苦,这件事也同样增加了张连贵研究术后癌症患者症状的信念和决心。在这条行医路上,虽然经历过风雨,但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帮助和救治更多的人,他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
许多患者留言:“中医的好处看得见。”“张主任的人品和医术我们信得过。”“解除患者的病痛是我最大的心愿。”张连贵如是说。
传道授业 终生学习
“张老师将爱好和事业融为一体,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对中医的热爱。他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张连贵的徒弟王宏良敬佩地说。多年来,王宏良跟随张连贵悉心学习,利用业余时间系统整理、研究老师的学术思想、医疗专长,逐渐成长为院内的青年骨干医师。
张连贵的医术高超,闲暇时,他常常向徒弟传授积累了大半生的临床经验,帮助年轻中医尽快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并始终亲力亲为,坚持批改学生作业。目前带的十几名徒弟纷纷表示,张老师点拨的一句话比自己常年的摸索更精准有效。
“不要只知道什么病用什么药,还要懂得分析用药,明白为什么这个药要用在这个患者身上,了解疾病的根源。”张连贵常常这样教导徒弟。
“中医学博大精深,要不断地学习、研修,平时工作忙,只有利用业余时间,从中医经典、名家验方中汲取营养。”张连贵说。
60年来,张连贵始终致力结合临床实践研究中医典籍,在积累大量中医经方的同时,根据现代人体质的变化,改进、修正了一系列古方。多年临床经验研制的“胃康合剂”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效果显著。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作为一代老中医,张连贵早已将这些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
“近年来,中医的发展环境很好,中医院规模逐渐壮大。中医欢迎西医介入,西医欢迎中医参与,中西医互相取长补短才是群众的福音。”谈起未来的发展方向,张连贵的目光坚定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