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静
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本文主要从理论、实践、发展三个维度分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在逻辑。
1 理论维度:自信源于其形成过程的科学性
制度与理论密不可分,我们在探究制度自信的同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其产生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主要有两大理论基础: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不断加剧、工人运动不断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亲自参加革命活动和总结斗争经验的同时,汲取了人类的一切先进思想和优秀成果,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提出社会主义终将以其显著的优越性战胜剥削的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列宁主义指导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有力说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理论基础。
2 实践维度:自信源于其实践检验的优越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得到了显著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制度不断与时俱进、日趋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强大的优势。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等中国奇迹,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快速稳步发展,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奇迹、中国力量,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
3 发展维度:自信源于其自身发展的时代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体系也逐步完善。相比西方国家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制度方面,我国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制度方面,不断深化依法治国和行政机构改革,反腐倡廉效果显著,政府公信力明显提升;在文化制度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同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当然,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能够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善于对制度的不足进行理性反思和清醒研判是党和国家制度自信的关键环节。⑥2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