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5日
发展“短平快”产业促增收

李丹丹


 驿城区胡庙乡臧集村村民宋凯2019年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申请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通过政府介绍选择种植花期长、易保存的非洲菊脱贫致富。如今,4亩的花海为她带来了丰厚回报,她和家人正在计划扩大种植规模。(详见《驻马店日报》11月17日1版)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一方面,在产业的选择上,我们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找准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的平衡点,有针对性发展适合当地实际、与群众增收关联度高的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在规模的规划上,因为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激发和经营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扶贫产业成长、收益也需要一个周期,所以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一味贪大求快、盲目跟风。
  项目选准了,对群众有积极的鼓励效应。一些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收益高的“短平快”项目的实施,降低了产业培育风险,能够在较短周期内让群众看到实效、取得收益,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脱贫信心和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比如,某地根据实际选择了油茶种植项目,在种植的同时,考虑到油茶虽然是一个长效产业,但是生长周期较长,前期投入大、收益慢,便决定以短效产业进行补充,“以短养长”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蔬菜种植,这样农户不仅有长效的油茶产业作支撑,还能在短期内有收益。这就是很好的“既要短平快,又要谋长远”的成功实践。我们要按照“产业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农民有收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做到长短结合,既抓收益时间长、能够形成规模、成为主导产业的长线项目,也抓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短线项目,努力让扶贫产业实现长短结合、稳步发展。
  扶贫扶长远,关键看产业。我们要大力发展扶贫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在注重“短平快”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还要着力推动“长稳远”产业扎实发展,让贫困群众既有眼前收益又有长远盼头,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心,促进他们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