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翁 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大力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实践。
近期,在生态环境部座谈会上,国务院领导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台阶。科学确定“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要坚持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实现与经济发展共生和谐的必然要求。过去,我国过度开采造成欠账较多,现在国家对生态文明要求不断提高,我们需要承担巨大的工作量。作为欠发达地区,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面临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压力,加快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这不仅要求科学谋划未来,而且要求用环保产业替代污染产业、用新型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生产方式。现阶段驻马店面临上述挑战和压力。
驻马店生态文明建设有其自身优势和特点。从地理位置和区域水系看,驻马店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带、山区与平原过渡带,又是淮河上游与长江支流分布区域。淮河主干道流经确山县和正阳县长达48公里,洪汝河途经汝南县、平舆县和新蔡县等地,这不仅为全市人口提供日常生活用水,而且为农业灌溉、泄洪排涝和生态涵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的旅游观光、淮河航运发展提供了远景展望。
从山峦分布和地势走向看,我市西部山区地势较高,东部平原地势较低,这种西高东低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淮河主干道由西往东流向。同时,西部山区形成树木、植被生长的气候条件,现在仍有不少原始次生林以及人工种植的树木,这为一些小动物和鸟类生存提供了天然的繁衍生存条件,也为生物多样性的保留和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森林资源和植树造林看,我市西部山区具有良好的树木生长自然条件,全市林区主要集中在确山县、泌阳县和驿城区西部,尚有部分原始次生林。我市现有国有林50万亩,群营林270万亩,树种资源300多种(不含藤本类)。近年来,主城区绿化建设成就显著,绿化覆盖率达40%,同时平原乡村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工程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生物多样性呈现良好的恢复势头,这为我市成为全国森林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看,驻马店作为传统农业区,自古以来就有“中原粮仓”的美誉,农业资源比较丰富,这不仅成为粮食和畜产品调出地区、为粮食安全和猪肉供应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原料。同时,驻马店土地储备相对比较充裕,这为未来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成本较低的土地资源,也为商业、建筑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地资源条件。
从生态文明的发展潜力看,山水林田湖草可认为是具有内在密切联系的生命综合体。从总体上讲,驻马店山水林田湖草资源较为丰富,这为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及其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科学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开发利用,改变了原来破坏性开发模式,使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共生和谐,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从发展形势和历史机遇看,国家重视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性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家关心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明确提出淮河经济带建设,要求用“五位一体”和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建设发展,这为驻马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思想,把握历史性机遇,并把思想认识转化为争取资金和项目的能力,组建能想事、能干事、干成事、出成果的改革创新工作队伍。
现在,我们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思考和谋划未来驻马店高质量发展。为此,我提出以下5点建议: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谋划。结合“十四五”规划,从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考虑,科学谋划并形成长中短期衔接的发展思路。成立由市领导挂帅、多部门领导和专家参与的工作小组,制定有科学依据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生态建设指导性文件。由被动性接受上级任务转变为主动性改革创新实践,创造有驻马店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经验。
2.以淮河干道为主线修建工程。通过淮河干道整治修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淮河干道没有大规模清淤和固堤,清淤工程将推动淮河流域经济和生态发展;二是修复过去采挖沙石对河道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这对生态环境将产生积极影响;三是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支持,淮河干道整治投资巨大,有利于带动综合性整治与修复。
3.加强植树造林及其专业队伍建设。国有林场是植树造林的主力军,随着植树造林和林区护养任务加重,客观上要求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快林业基础设施更新,特别是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充分利用地理、气候的特点和优势,在保护西部山区原始次生林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平原地区农村植树规模,使东部地区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同时,国有林场要发挥专业队伍作用,加强对群营林生长和维护的技术指导,打造遍及全市的生态特色绿洲。
4.让山川、河流绽放光彩。山峦和河流是大自然风光的重要部分,也是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资源。自然风光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相映生辉,无疑是驻马店文旅融合的最重要特征和闪光点。如何保护和利用大自然的宝贵资源,这对山体河道等修复提出了很高要求,既要保护生态资源,又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将颠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用新发展理念和新产业更新替代传统理念和老产业。
5.提升农村环境治理能力。近两年,我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有较大提升。按照农业农村部的工作要求,继续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亮化和沟塘整治工程。同时,从农民组织化建设和农业集约化生产方面,进一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业化肥使用有效率,促进科学种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互动发展。
专家点评:作者以放眼国际国内的开阔视野、缜密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论述了我市在地理位置和区域水系、山峦分布和地势走向、森林资源和植树造林、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生态文明的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自身优势和特点,同时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谋划、以淮河干道为主线的修建工程、提升农业农村环境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文章站位全局、逻辑缜密、立论严谨、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对于我市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期专家为黄淮学院天中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