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7日
脱贫攻坚惠天中 典型经验引关注
——驻马店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17日是全国扶贫日,盘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硕果累累。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力解困、增收、改善环境,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84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2.5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8.77%下降到2019年底的0.33%,9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上蔡、平舆、新蔡、确山4个国定贫困县和汝南、正阳、泌阳3个省定贫困县如期摘帽。我市探索创新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互联网+分级诊疗+签约医生服务”健康扶贫模式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全国推动因残致贫家庭脱贫攻坚暨失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现场会、全省健康扶贫现场会、交通扶贫现场会、农业品牌扶贫现场会、龙头企业助力产业扶贫现场会等先后在我市召开。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全面决战决胜的紧要关头,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抱定战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坚决完成2020年度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驿城区“五面红旗”引领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驿城区3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7802户23317人减少到目前的284户64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4.09%降至2019年底0.12%。
  驿城区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扣现行脱贫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聚力解困、增收、改善环境“三大主攻方向”,狠抓政策落实、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三个重点”,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纪律作风“三大保障”,搞好政策、项目、资金“三大方面”衔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结对帮扶扎实有效。按照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发挥城市资源优势,全区8个城区街道与8个乡镇实行结对帮扶,通过开展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移风易俗、爱心捐赠等活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27万元。这一做法在《农民日报》头版头条进行报道。
  防返贫险兜底保障。驿城区在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等政策的基础上,探索实施防返贫扶贫模式。脱贫攻坚以来,驿城区累计投入资金606.86万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60437人次,户均保障额度10万元,人保财险驻马店市分公司累计赔付案件7583件,赔付7583人次,赔付金额1495.32万元。省领导对此亲自作出批示并予以充分肯定。
  集中托养全面覆盖。积极推行“区级统筹、乡村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投入资金3346万元,建成驿城区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对符合条件且有入住意愿的146名重度残疾人进行集中托养。
  “五面红旗”示范引领。深入开展以争创脱贫攻坚红旗村、基层党建红旗村、美丽乡村红旗村、平安建设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为主要内容“五面红旗村”评选活动。至目前,全区共评选“五面红旗村”21个(次)。
 

遂平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遂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减贫目标接近完成。至2019年底,全县48个贫困村已全部有序退出,累计脱贫8868户22052人,贫困发生率从6.45%下降至0.13%。今年预脱贫的338户677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条件。
  脱贫成果有效巩固。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持把稳脱贫、防返贫摆上重要工作位置,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动态监测管理,大力发展“三业”增收(发展产业、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积极推动“三养”保障(特困群体集中供养、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亲情赡养),有效提升“三貌”水平(村容村貌、户容户貌、贫困户精神面貌),积极跟进帮扶措施,有效防止返贫致贫。至目前,全县无一户脱贫户返贫、无一户边缘户致贫。
  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实现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没有一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持续实施“三保两免一签约一救助”健康扶贫政策,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和乡村医生,贫困家庭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90%左右;在完成2019年改造危房1153户的基础上,今年又对281户存量危房进行改造,住房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扶贫产业支撑强劲。以乡级扶贫产业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积极主动谋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健全完善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有效链接机制,将贫困户融入产业链中实现稳定增收。
  群众增收持续稳定。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全县农村居民2019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1元,增长率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西平县扎实建立“四张清单” 强化扶贫资产管理

  近年来,西平县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克服贫困人口基数大、因病因残占比高、脱贫攻坚任务重等诸多压力和挑战,尽锐出战使劲冲,扎实建立“四张清单”,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具体做法被省脱贫攻坚手机报刊发交流,全市扶贫资产管理观摩现场会在西平县召开。
  建立责任清单,解决好“谁来管”的问题。构建县级抓总、部门联动、乡村主管、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的责任体系,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和收益权。
  建立任务清单,解决好“管什么”的问题。摸清资金来源,建立资金明细管理台账。盘清资产家底,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分清类型类别,建立扶贫资产明细台账。定清权属归属,建立确权登记管理台账。
  建立制度清单,解决好“怎么管”的问题。建立完善覆盖行业部门、乡村的“1+3”资产后续管理制度,建立同类资产同标准管护制度,建立到人到村资产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防控同步制度,扶贫资金形成物化资产,折股确权给村级,由村级负责运营,乡村及相关部门常态监管。
  建立效益清单,解决好“为谁管”的问题。坚持“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原则,最大限度惠及广大贫困群众。一要经济效益。全县经营类扶贫资产账面价值3.4亿元,年收益3154万元。二要带贫效益。设置扶贫资产管护公益岗位6473个,2019年全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度增长36%,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三要社会效益。各类扶贫投入改变了村容村貌,提振了脱贫致富精气神。四是要民心效益。扶贫资产投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增强了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上蔡县奋力书写高质量脱贫答卷

  上蔡县是一个平原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3746户181200人、贫困村172个。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群,始终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奋力书写高质量脱贫的时代新答卷。至2019年底,17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经过省考核评估,上蔡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是史无前例的减贫实践。全县累计实现减贫1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 底 的9.71% 降 至 目 前 的0.6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7930元增长至2019年的12690元,贫困县如期摘帽,兑现了“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庄严承诺。2014年~2019年,上蔡县连续6年被表彰为“驻马店市脱贫攻坚先进县”;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等称号。
  这是勠力同心的攻坚行动。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聚焦精准扶贫,全县448个行政村实现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双覆盖;全县15962名干部职工与24110户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这是强基固本的惠民工程。几年来的扶贫实践,贫困群众吃穿不愁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更有保障了,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明显提升,路更畅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扶贫产业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群众就业的渠道更宽了、腰包更鼓了……创造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上蔡速度”,推出了围村林生态扶贫的“上蔡经验”,探索了村集体周转性保障房(幸福苑)的“上蔡做法”,贡献了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的“上蔡模式”。
  

汝南县决战脱贫攻坚 共享小康生活

 
  自脱贫攻坚实施以来,汝南县委、县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县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77881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671人,累计减贫7万余人,年均减贫1.2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09%。2019年5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2019年8月,代表全市摘帽县接受全省半年考核居全省第二名。“金雀爱心购”电商扶贫模式成功入选国务院经典扶贫案例。2019年3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到汝南县调研,对汝南县的交通扶贫工作给以高度评价。
  尽锐出战,彰显汝南力量。成立由县级党政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全县划分5个片区由四个班子一把手和县委副书记分任片区指挥长,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11个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组专班推进,县委常委分包12个深度贫困村,形成了“县有指挥部、片有指挥长、乡有责任组、村有工作队、户有帮扶人”的“1+5+11+12”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体系。
  精准施策、展现汝南担当。汝南县聚焦“两不愁”,紧扣“三保障”,以“绣花功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展现着脱贫攻坚的汝南担当。
  统筹发展、谱写汝南篇章。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统筹结合、融合共促文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坚持把消费扶贫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把农村公路建设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休闲旅游等结合起来,把消费扶贫同社会扶贫结合起来,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营造了“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
  

平舆县“互联网+健康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平舆县位于豫皖两省接合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206个农业村,其中贫困村101个,贫困人口26950户71030人;2019年底,已脱贫24005户6524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2%。“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案例”,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做实基础。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100%;完善提升“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建好“一中心一平台”,用好“一软件”。“一中心”,即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检验影像和病案管理系统升级改造,终端信息统一整合到互联网+医疗健康数据指挥中心,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信息、健康扶贫、公共卫生等信息互联互通。“一平台”,即建立贯通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智能分级诊疗平台,实现远程会诊的常态化,打通群众就医、问诊的“最后一公里”。用好“一个软件”,即开展智能化签约巡诊,提升完善“协和大夫”手机APP功能,为医生开展帮扶巡诊、健康筛查等提供便利,提升乡村医生技术服务能力。目前,贫困患者县内就医实际报销比例平均在90%以上。
  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一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四是开展社会扶贫助学活动。
  围绕就业增收,精准发力,紧盯贫困户就业,紧盯产业发展,做大县域产业、防水产业、白芝麻产业、户外休闲产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了南阳牧原、河南花花牛等知名企业,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新蔡县铆足干劲提升脱贫成效

 
  2018年8月,新蔡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摘帽以来,新蔡县铆足干劲奔小康,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新蔡县继续把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融合,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实行县主要领导亲自抓、县委常委分工抓、四个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模式。继续实行县领导联乡包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县直单位联村包户并下派驻村工作队,做到帮扶责任全覆盖、无死角。该县坚持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重用干部,2019年1月又提拔重用9名第一书记;注重正向激励,表彰“十大扶贫先锋”等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省社会保障局驻新蔡县栎城乡张庙村第一书记顾新伟利用该村紧邻县城的区位优势,建立集种植、采摘为一体的草莓扶贫种植基地100多亩,带动了当地农户发展草莓增收致富。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互联网+”“旅游+”等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蔡县被定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在新蔡县,优质蔬菜、林果、水稻、生态水产品等特色农产业遍地开花,正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全县已建设“四美乡村”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24个,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11个、“五美庭院”示范户3449户。
  新蔡县把爱心家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作为落实综合保障性扶贫的重要举措。聚焦独居老人、分散供养五保人员和重度残疾人等特困群体生活保障难题,该县建成残疾人托养中心3个,对100多名重度贫困残疾人进行集中托养,实现“托养一人、解放一家、脱贫一户”。
  

正阳县发挥平原农区优势 做足产业扶贫文章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正阳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倾力打造全域化、全覆盖、全产业链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2019年,正阳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8%,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县域经济由2014年全省第104位上升到2019年第50位,走出了传统农区脱贫攻坚与县域经济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的新路子。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出路。强力谋划推动,培育国内一流的花生标准化生产、高度集群的花生食品精深加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四个基地”。集聚要素发展,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优先安排在花生产业发展上。补齐产业链条,实施花生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引进全国40余家龙头企业,全程加快产业化发展。
  努力让贫困群众从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创新模式,构建“政府+科研机构+花生龙头企业+花生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用活政策,县财政每年投入6000多万元项目资金,对贫困户全覆盖。利益联结,成立花生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协会,带动贫困户学习技术、创业就业。
  切实为县域经济提质增效激活动能。创新驱动,“正阳模式”在全国推广,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河南省唯一的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辐射带动,以花生为媒大力开展外引内培、招大引强,引入花生精深加工企业32家、花生机械生产企业38家。2019年,全县电商经营主体达到8400家,建立电商直采基地40个,带动5700多贫困户增收,被国务院评为发展农村电商督查激励表彰县。
  正阳县通过花生全产业链扶贫模式,破解了平原农区长期以来“输血式”“扶贫难以造血式”脱贫难题,壮大了区域经济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坚强支撑。
  

确山县革命老区脱帽“国家级贫困县”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确山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每个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突出解困、脱贫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产业支撑、帮扶施策、内生动力弱项,创新完善“志智”双扶和兜底保障工作机制。
  至2019年底,全县8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2014年时的57856人降至3218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时的13.23%降至0.84%,贫困村面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该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评估。2019年,该县把“孝善文化”植入脱贫攻坚的典型做法入选中国第二届优秀扶贫案例。今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正式宣布确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扛起责任担当,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行业部门、驻村帮扶、督查巡查六级责任体系,健全组织保障和工作推进机制,30多名县处级领导、5000余名干部职工全部联村包户。强化“五级遍访”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分级落实的良好工作态势。完善一套政策体系,力求各类扶贫政策全覆盖、深通达。
  精准精细帮扶,聚焦“三个环节”。把人员选准,把帮扶做实,把管理抓严,提升了帮扶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
  持续增加收入,坚持特色产业增收、转移就业增收、金融扶贫增收“三种路径”,确保有产业发展、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有较强信用意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近年来,确山县根据乡村资源禀赋、群众种植和养殖习惯及产业发展意愿,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立足把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强化利益联结,逐步探索出“一家两名产业工”产业扶贫模式。
  

泌阳县“五个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泌阳县是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中国盘古文化的发源地。2014年底,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0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634户78222人,贫困发生率达9.5%。至2019年底,全县1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29077户7394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9%,群众认可度达99.2%。目前,现行标准下未脱贫379户784人,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已全部达标,正在走脱贫退出程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在盘古山下变成现实。
  今年以来,泌阳县创新“五个聚焦”,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持续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效。
  聚焦“保增收”,在产业和就业上做文章。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并积极就业,鼓励带贫企业用工。至目前,全县有30111名贫困对象受益。
  聚焦“挪穷窝”,在扶贫搬迁上做文章。政府直投,定向发力。采取财政投资方式,在4个乡镇安置区分别建设扶贫车间1座,引导贫困对象就近就业。电商扶贫,激发活力。在全县5个集中安置区各建1个电商服务站,打通了搬迁群众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金融扶贫,巧借外力。县财政投入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资金,至目前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38万元。
  聚焦“提质量”,在问题整改上做文章。紧盯脱贫目标,开展县处级干部蹲点调研、村责任组大走访、问题整改清零等专项活动,常态长效抓整改。
  聚焦“富脑袋”,在“志智”双扶上做文章。通过电视教学,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食用菌种植、夏南牛养殖等农村实用技能培训400余场次,帮助3600名贫困群众就业。选树致富标兵325名,带动1600余户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聚焦“满意度”,在“四个不摘”上做文章。一是摘帽不摘责任,二是摘帽不摘政策,三是摘帽不摘帮扶,四是摘帽不摘监管,确保脱贫攻坚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组稿 张建福 田久 王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