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通讯员 李鹏飞
近日,笔者在驿城区蚁蜂镇聂湾村看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和古朴成风的村居构成了别致的乡村景观。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的脏乱差还“小有名气”。当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彭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有好的环境,老百姓自己都过得不舒服,谁还会来这里旅游呢?村里的发展和经济又怎么能好起来呢?”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小厕所、大民生,厕所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备设施,而且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今年以来,聂湾村按照区、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安排,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近50万元,以“厕所革命”为主线,以“拆危治乱”为基础,建立“领导带头+干群合力+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打出创建美丽乡村、清洁村庄等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目前,全村共改建厕所388座,从根本上刷新了该村“颜值”。
笔者在该村聂湾组70多岁的聂凤岭家中看到,整洁的瓷砖地面、按压冲水式蹲便器、密封良好的化粪池,与城市商品房的卫生间一样干净,用起来也十分方便。聂凤岭说:“以前家里环境差,上个厕所不方便,一个土坑、三尺土墙,冬天漏风、夏天难闻,儿媳和孙子很少回来。现在家里改建了厕所,院子里种了花花草草,与城里一样干净,孩子们有空就想回来住两天。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帮俺解决了‘方便’之难。”
据该村干部介绍,聂凤岭是村里第一批改厕户,跟多数农户一样,他一开始也有顾忌,怕麻烦、怕花钱、怕粪液满了没法办。
为消除大家的疑虑,该村在充分征求农户意见后,根据农户院落条件,配套节水型高压冲水厕具,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旱厕改造“建、管、用”各环节中农户不花钱、不受累、不操心。同时,该村积极探索建立旱厕改造管护长效机制,建立农厕“十有”管护服务组织,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渣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利用。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体现“大文明”。旱厕改造工程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补齐了影响农民生活品质的短板,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村现在不仅新修了厕所,而且按照区委、区政府‘花满驿城’和镇党委、镇政府‘花香长廊’建设工作要求,村里到处都栽满了月季、蔷薇及格桑花、菊花等草本花卉,居民房前屋后、乡村道旁花香四溢。如今,到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村真的‘火’了。”彭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蚁蜂镇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拆危治乱”“一拆、二改、三清、四化”等专项行动,该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