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虽然不乏优质特色农产品,但囿于交通、市场等因素,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不同于单纯的捐钱和解决眼前的问题,消费扶贫既解决了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贫困地区产品,不仅能给贫困地区“输血”,还能培养其“造血”机能,催生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可谓多方受益。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户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促进优质特色扶贫产品销售、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用好这个抓手。一要用好电商平台。市场化浪潮下,“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若不宣传不会被人熟知和认可,也就不会有市场。因此,我们要用好电商线上渠道加大产品宣传力度,通过“电商平台+网络直播”模式开展线上推广、促销等活动,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有效破解扶贫产品与市场对接不畅、流通成本高等瓶颈问题。二要拓宽销售渠道。消费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激发了公众的扶贫责任感。我们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消费扶贫,让特色农产品进单位、进商超、进社区或以旅游消费、订单农业等方式走向市场,既“卖得掉”又“卖得好”。三要抓好产品质量。在消费扶贫过程中,产品质量或者售后服务问题会大大伤害消费扶贫者的热情,让消费扶贫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在生产销售各环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用制度保障产品安全和品质,全力打好“优”字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大做强品牌。
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人人皆可为”的事情。让我们汇聚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强大合力,共同帮助贫困农民脱贫增收,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