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修复提升城市品质。
记者 丁振 通讯员 宋红彩 落实责任科学谋划 绿色之网渐织渐密 匠心独运美颜提质 精雕细琢巧绘新卷 和谐美好同享幸福 内外兼修成就精彩
以文化城铸就城市之魂。
花海旅游新城加速崛起。
社区游园胜似江南风光。
“绿色之所”随处可见。
精致理念融入城市细节。
精细管理让城市更美丽。
嫘祖故里举目满眼新绿。
西平是“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大铜器文化之乡”,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河南省卫生县城”“河南省园林县城”“河南省文明县城”等称号。
不久前,西平县又被授予“国家园林县城”称号,标志着西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达到国家级先进水准。
多年着色,浓墨重彩。今天,一座品质高端、充满活力、独具韵味的“花海旅游新城”正款款走来。
家住华港水城附近的张付领虽年近古稀,但仍坚持每天早起,沿洪河堤坝快走5公里健身。“现在走到哪儿都绿树繁花,走几步就有小游园可以歇脚!”张付领说。
生态宜居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西平县在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后,于2018年按下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更高奋斗目标的启动键。
“当前,西平正值高质量发展的上升期、谋求赶超的关键期。”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强调,“要全力推进城市提质,通过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打造和谐宜居宜业的新高地,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城市建设的新要求,才能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和人才,为西平崛起提供强大动力!”
按照创建工作整体要求,西平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四个班子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机构、落实人员、制订方案,一个自上而下、党政齐抓共管的创建热潮随即展开。
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坐标和先导。西平县秉承顶层设计,着眼全域特色,提出了打造“花海旅游新城”的总规划目标,着力构建“四区、三河、六湖、一带”的城市框架,同时将绿地系统纳入总规划同步推进,选择海棠为主树,努力把西平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海棠基地。
“‘创园’是西平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四城联创’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提质的重要一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园’工作,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县四个班子鼎力支持,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全县人民积极参与,迅速掀起了‘创园’热潮!”西平县城市管理局局长吕健康说。
“规划一张图不变、审批一支笔不变、建设一盘棋不变!”三年来,西平全县上下不舍昼夜、只争朝夕,举全县之力、合万众之心,全力以赴将“创园”行动向纵深推进。
其实,嫘祖海棠园只是西平县以“创园”为目标和契机,全方位、大力度、快速度强力推进城市提质的一个缩影。在西平,类似这样独具匠心的“绿色之所”随处可见,这样的绿意也越来越浓、越来越多。
“‘创园’只是一种载体,归根结底是推动城市品质大提升,来提高跨越崛起新西平的美誉度,来提高西平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西平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全喜指出,“要以‘创园’为抓手,把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加快西平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以“创园”为引擎,西平县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老城区改造,重点从主干道升级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方面入手,投资20多亿元,新建、扩改建主干道16条,新建改造跨河桥梁8座,综合整治背街小巷106条。同时,绿随路建,路建景成;路修到哪里,绿就延伸到哪里,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系统和“四季有花、常年披绿、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城市路网新街景。
以水润城,以绿萌城。在打造国家园林县城同时,注重挖掘“水文化”,做好“水文章”实现绿、水完美结合。该县投资20多亿元打造城市滨水生态圈,开展城区河道、景观水体的生态治理修复,全面推进小洪河、嫘祖河、南城河水系治理,并通过沿岸绿化,形成了近20公里的生态水系和海棠花廊。
为实现“100米能见绿、300米能见园”的景观效果,该县投资10亿元打造城市“绿核”,建设嫘祖湿地公园、嫘祖植物园、嫘祖海棠园、宝严寺公园、南城河公园、24公里的沿河海棠生态走廊等,升级改造了城区17处游园绿地和11个百亩以上的公园,扩大增容了600多万平方米城市绿地。
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貌、一河一景”的原则,该县以扩绿增绿为重点,根据路形地貌选树造绿,实施乔、灌、草、花融为一体的复层结构绿化,开展城市主次干道和河道进行绿化和升级改造,开展“园林小区(单位)”创建活动,开展城周防护林绿化建设。
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因地制宜,百花齐放。目前,西平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186.6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9.55%,绿地面积达1038.95公顷,绿地率达34.63%,公园绿地面积达172.0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39平方米。
近年来,西平县严格按照“创园”的各项要求,全面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活动,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力度,促进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为让管理有“力”有“据”,西平县积极推进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并加快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推动管理力量向街道、乡镇、社区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让城市更加整洁和文明,该县“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通过细致有效的管理服务和“绣花功夫”,全方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开展早夜市专项治理、占道经营治理、户外广告治理等多项专项治理活动,杂乱不堪的占道夜市、马路市场被取缔;
开展“垃圾不落地,西平更美丽”大型公益活动,垃圾乱丢乱扔、车辆乱停乱放、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动”,重点对非法运营的三轮车进行集中整治,多年来城区街头三轮车泛滥的现象不见了;
加大大气污染巡查,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加强渣土运输、有烟烧烤摊点的管理管控,关闭40家“散乱污”企业,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倡导绿色出行,推广使用纯电动城区公交车,投放5000辆共享单车,自觉绿色低碳出行,已成为西平城市生活的一种时尚和责任;
实施“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环卫作业模式,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机械化清扫率在80%以上,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垃圾密闭清运率达100%;
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与公安110联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理及时、运转高效”的管理格局;
……
这些变化,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西平县委、县政府的决心,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西平,大家积极参与创建的热潮很快形成,人人忙创建、人人有责任、人人是风景的氛围日渐浓厚。
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时下,西平“创园”成功的捷报引发全城沸腾。但,西平广大干群前进的脚步不歇反疾。乘着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功的东风,大美西平,正昂首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本版摄影:崔宝轩 赵永涛 范云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