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10日
遂平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本报讯(记者丁继坡通讯员刘中泽)近年来,遂平县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聚焦关键难题,健全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目前,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203个村(居)全部成立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全县已有16个村级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了分红。
  2017年8月,遂平县被确定为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村成立相应组织,构筑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组织体系。县委、县政府将产权制度改革纳入乡镇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出台12个配套文件。乡镇制订实施方案,行政村制定工作细则。县财政把改革工作经费纳入预算,拨付专项工作经费,筹建遂平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各村产权制度改革经费纳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每村不少于3万元,强化了运行保障。
  为打牢改革基础,遂平县注重“三个先行”。一是宣传发动先行,通过微信平台、遂平零距离、发放宣传册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二是学习培训先行。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对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人员的培训。三是试点培育先行。分类选取8个集体资产存量大、村“两委”战斗力强、群众拥护的村作为改革试点。通过试点村的示范带动,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次展开。
  遂平县聚焦改革任务,严把代表选举关,依法依规依程序推选群众信任的代表;严把清产核资关,紧扣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六个环节,全面进行清产核资,实现资产家底清、资产归属清、遗留问题清;严把成员界定关,制定十二步工作法,解决“多头占有或两头落空”的问题;严把股权配置关,实行“量化到人、确权到户、户内共享、长久不变”的管理模式,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遂平县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发力,形成了“1+6”发展模式。“1”,即坚持党建引领,全县203个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均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推动村党组织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精准发力。“6”种发展模式,即乡村旅游模式,依托村域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及配套服务,开发观光农业、农家乐等项目;项目引导模式,整合各类政策、项目资金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龙头带动模式,依托龙头企业资金入股,与村级优势产业、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有机结合,傍大联强、借力发展;城改拉动模式,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明晰产权,股份到人;特色小镇改革模式,整合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等资源,与开发主体进行股份合作;政府注资拉动模式,以乡镇为单位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园,对评审可行项目县财政为每村注入不低于3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至目前全县共注入资金62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