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振 通讯员 于潇)近年来,嫘祖故里西平县树立“党建引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党建红+生态绿”引领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不断刷新产业模式,持续激活当地一草一木,推动西平大踏步迈向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凝心聚力绘出了新时代多彩新画卷。
强化党建引领力,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西平县坚持科学规划,抓好重点关键,提升质量标准,统筹谋划推进,把国土绿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百城提质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不断增绿扩量提质;采取公开招标、股份制经营、造林大户自主经营、与专业绿化公司合作等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近年来,该县共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6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5.4%;改造升级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建设森林乡村16个,建成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1个。
强化党建助推力,稳步推进生态惠民工程。西平县各级党组织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推动美丽乡村由“盆景”变“风景”。同时,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修建垃圾集中收集点,实现了“污水不横流、垃圾不落地、危房不住人、杂物不乱堆”;开展“扶贫助绿美化家园”义务植树活动,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在院内种植3至5棵优质乡土经济果树,让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变成“风景线”、结出“增收果”;利用公益岗位和生态补偿资金,从贫困户中选聘400多名护林员,帮助贫困家庭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增加收入,让更多群众享受绿色发展成果。
强化党建凝聚力,积极培育绿色发展引擎。该县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导非公企业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方向,走绿色发展之路。目前,鼎力杆塔、金凤牧业设备、豫坡酒业等企业技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已初步完成。同时,不断推动绿色农业提质增产增效,强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名片”,现已建成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个,蔬菜种植基地8个,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77.2%,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在95%以上。此外,围绕西平海棠优势,与河南农业大学深度合作,联袂打造全省海棠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基地,形成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