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市政协四届十七次常委会议发言(摘要)

关于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近年来,我市加快启动和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完成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持续推进淮河流域治理和乡村环境整治、谋划对接和启动重点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仍然面临着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为此建议:一、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组建专门机构,做到办公室工作专班化、市内协调例会化、跨区域合作联动化、对上对接经常化、产业研究专业化。
  二、加强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专项规划的统筹。制定生态建设与修复专项规划、路网提升专项规划、航道建设专项规划、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沿淮文化及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好规划的引领先导作用。
  三、着力解决生态修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一是科学划分岸线功能区;二是推动沿淮支流坑塘堰坝综合整治;三是加强沿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四是解决沿淮乡村环卫设施不足问题;五是做好生态廊道的修复、提升及养护工作;六是全面启动露天矿山、废弃矿山、损毁山体的生态修复工作;七是抓好沿淮湿地公园建设。
  四、加快解决沿淮群众守着淮河没水用的当务之急。一是尽快修复现有水利提灌设施,扩大沿淮有效灌溉面积。二是抓紧谋划建设拦蓄水利工程,蓄存水源,提高地下水位。三是结合高标准良田建设,抓好沿淮灌区配套水利工程。
  五、抓紧对接启动一批重大工程。一是淮河生态廊道建设提升及淮河湿地公园工程;二是沿淮省级道路建设工程(如S335);三是淮河航运开发建设工程;四是出山店水库、薄山湖引水工程;五是正驻快速通道建设工程;六是沿淮田间引水灌溉工程;七是双河镇临港经济园区建设工程;八是西平县杨庄、西平县老王坡、确山县邢河、正阳县闾河水库扩容建设工程;九是南驻阜铁路规划建设工程;十是江国故里考古保护工程。
  六、做大做优沿淮特色农业资源。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动力。结合沿淮现有产业基础,打造一批优质农、水产品和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七、以文化为魂振兴沿淮乡村旅游产业。一是提炼好特色品牌,打造淮河沿岸乡村旅游带;二是建设好特色小镇;三是走好融合发展之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八、补上政策研究与运用的短板。重点对接研究好财政投入政策、市场融资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政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投资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等,努力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提供好要素保障、机制保障。
  

加快宿鸭湖湿地上游水质污染治理

  

市政协台港澳侨民宗委员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各部门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聚焦治理目标、紧盯突出问题,推进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双向发力,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宿鸭湖湿地上游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目前该区域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一是湖水自净能力弱化;二是入湖河道水质较差;三是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四是资金投入缺口较大;五是监管机制不完善。
  为此建议: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把水污染治理纳入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规划,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压实政府主导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河湖长体系;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管理制度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和相关法规举措;面向社会公布水环境质量,健全举报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
  二、突出治理重点,转变治理方式。提高湖区自净能力,加快宿鸭湖清淤扩容工程建设进度。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快新建城区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加快河道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构建生态湿地系统。持续推动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河湖“清四乱”、农村人居环境、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行动。
  三、完善法规措施,健全监管机制。制定我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推进治理法治化;完善具体措施,构建跨界协同、多元共治格局,推进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优化监管组织机构,加快推进职能融合、人员整合、力量聚合;严把进人关口,提升队伍素养,提高专业监管能力;推广使用智能化手段,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效率。建立流域水环境保护协调机构,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协调跨界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各流域水污染溯源调查与评估,建立联网在线监测网络,加大经常性监管力度。对流域水环境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区域消减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严重的要暂停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项目环评审批。制定以跨界断面水环境质量达标和改善情况为标准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和补偿办法。建立宿鸭湖水污染专项考核机制,加大对工程建设主体和县区、部门履行监管职能等情况考评力度,严格落实问责和奖惩措施。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保障能力。加大政府投入,支持练江河、冷水河、小清河等水污染治理,支持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支持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集中安置区、生产经营集中地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深化政策研究,超前规划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推进“四水同治”、水污染防治等项目资金。以风险基金、污水处理费等方式保障投资主体权益,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关于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的建议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客运工作,将其纳入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规划,不断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和整体品质。我市虽然农村客运在真通实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够平衡;二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三是线路规划不够合理;四是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五是融合发展有待提升。
  为此建议: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广泛宣传国家在交通领域的惠民政策,宣传省、市推进万村通客车的举措,让基层干部群众真正了解这一惠民工程。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通行条件。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延伸、联网工程。加强农村道路规划建设,统筹考虑农村客运发展。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好综合服务功能。
  三、优化线路布局,加强信息服务。科学布局客运线路,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撑、建制村为节点、放射和区域循环互补的农村客运网络。充分利用农村客运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调度运力投入,加强运营监管;在站牌上标示客运班次、到达时间、服务监督电话等信息,并设置二维码方便群众手机查询。
  四、强化政策支持,健全保障机制。出台财政、土地等方面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客运补贴长效机制,探索建立运营补贴考核办法、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补贴办法。创新筹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客运领域。把推进农村客运发展情况纳入对各县区政府目标考核,加大督导问责力度。落实好国家、省、市支持农村客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创新运营模式,促进融合发展。支持规模化、集约化、信誉好的客运企业、城市公交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或入股等形式,对现有乡镇客运站产权和经营主体进行整合,按市场化运作方式经营农村客运。注重发展“交通运输+旅游”、“交通运输+电商”等新业态,打造集市场监管、行业管理、信息化服务于一体的智慧交通服务平台。
  六、强化服务监管,保障畅通安全。提高服务质量,统一制定农村客运服务标准。加强驾驶员培训、考核,加强对客运公司内部管理的考核。建立农村客运班线安全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严把第一道关口;建立乡村道路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机制,定期排查乡村道路路况以及安全防护设施、警示标志设置等;指导农村客运公司制订安全责任清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强化农村客运监管,治理非法营运行为,规范农村客运市场正常秩序。
 

理顺体制机制加强设施建设 推动户外产业外向发展

市政协委员、平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陈玉杰


  近年来,平舆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户外休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产品销向全国、走向世界。但受体制机制、设施建设等因素制约,发展还存在着用地限制、融资难、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为此建议:一、理顺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建议市政府健全外向型经济发展领导机构、职能部门、工作机制,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完善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政策等保障。加大外向型企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驻马店,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壮大,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
  二、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户外休闲产业做大做强。争取国家稳外贸政策支持,提高户外休闲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扶持比例,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出口转内销扶持,对户外产业转内销产品给予出口同等税费政策。协调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开设户外产品专区,在主要消费城市举办集中展示展销活动。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市政府将平舆县列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试点,在土地指标、土地使用上给予优先保障,对户外休闲产业按照省级重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审批。
  三、加强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外向型经济发展保障。加快推动马庄铁路物流园、驻马店B型保税中心、驻马店海关建设,建设外贸产品陆地港物流转运中心,提供便捷检验检疫,优化出口贸易清关服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降低或免收外贸产品高速公路通行费,并适度提高铁路运输优惠比例,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物流运输成本。
  

发挥产业扶贫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市政协委员、泌阳县政协主席 王兵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泌阳县依托夏南牛、食用菌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牧林菌烟油菜茶七大特色产业,带动了102个贫困村出列、近7万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2019年,泌阳县实现脱贫摘帽。但是,通过发展夏南牛和食用菌等重点产业带动脱贫也存在一些短板:一是产业发展亟待扶持;二是企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三是各级支持政策亟需完善。
  为此建议:一、强化产业扶贫责任,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扶贫责任,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抓产业脱贫的责任,加强督导落实,纳入目标考核计划。搞好扶贫产业谋划,突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群众参与,制定更加接地气、管长远、能持续的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二、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拓宽产业扶贫路径。大力发展“夏南牛”、食用菌、户外休闲、防水、服装、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完善产业链、扩大规模,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建议成立市级相关产业办公室,加强各县重点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指导。支持乡镇和村组依托自然生态、传统产业、土地荒坡等资源,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林果、药材等特色种植,畜禽、水产等特色养殖,农业采摘观光、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传统食品、文旅产品加工等特色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推动产业扶贫项目遍地开花。大力培植和发展专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生产经营组织,发展“企业+农户”、“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模式,以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三、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产业扶贫保障。探索信贷担保新模式,在加快对农民授信的同时,允许把土地、房屋、宅基地、农具等作为农户贷款抵押物,把土地承包权、存栏畜禽、厂房仓储设施等作为农牧业经营主体贷款抵押物,破解融资难瓶颈。把新型农业主体生产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纳入农机补贴目录,把扶贫产业用地指标纳入市重大项目用地计划。制定完善培育职业农民、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村电商等各项措施,全方位搞好保障。 
 

关于推进疫情防控状态下惠企政策落实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驻马店广大鸿远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宏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和省为应对疫情影响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复工复产、持续发展。我市狠抓各级惠企政策落实,完善相关措施,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疫情影响巨大并将持续很长时间,需要各级各部门不断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细落地。
  为此建议:一、强化工业运行监测。加强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产品价格等先行指标的监测分析,准确反映运行现状,客观把握发展态势,及时实施预先调节。加强银企对接、产销对接、用工对接、产学研对接,全力做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对冲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积极协调达到标准的工业企业加快入库进度,做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持续提升企业服务。实施“企业服务日”、“企业宁静日”、首席服务员等制度,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生产稳定。发挥智慧企业服务平台作用,对企业有诉必接、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为企业提供高效化“110”式服务。继续推动“一网通办”和“项目代办”制度,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加强水、电、油、气、运、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要素保障。帮助企业强信心、解难题、渡难关,以硬招数推动企业增动力、提效能、上台阶。
  三、深入开展保企稳业。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保住市场主体,稳住企业、稳住就业。推进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落实,减少企业生产运营和社会保障压力。鼓励和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抢占市场,主动出击开拓市场,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市场秩序恢复,特别是要帮扶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走出发展困境。引导和支持企业转危为机、创造新机,走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于加快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调研员鄢忠伟


  我市中心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长,现有基础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入学难、入优质学校难和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非常突出,子女入学已经成为家长最关心、最费心、最揪心的问题。目前中心城区中小学建设仍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学校建设规模明显不足;二是学校布局不够合理;三是生均用地面积太小;四是学校办学质量不均衡;五是教育用地规划缺乏刚性。
  为此建议:一、理清办学责任,明确工作举措。建议进一步明晰中心城区市区两级办学责任,突出市重点抓高中教育,区重点抓义务教育,区政府(管委会)主要承担初中和小学建设的责任。发挥市区两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工作协调,明确责任分工,深入推进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中小学校建设、破解“大班额”问题的具体措施;强化督导检查,突出现实问题解决,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二、优化学校布局,加强用地保障。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将老城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原培训机构改建为中小学校。把老城区搬迁单位的国有用地变更为学校建设用地。老城区拆迁和新区规划要为学校建设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最好的地段。强化刚性落实,避免学校建设规划用地随意变更。城市道路拓宽、园林绿化需要占用学校用地,但要确保学校面积不减少。
  三、加快建设进度,扩大学校规模。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加快拆迁、勘探等工作进度,确保不耽误开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落实好中心城区中小学每增加一个教学班奖励30万元奖补政策。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办学。
  四、突出均衡发展,扩大优质资源。推广优质学校建分校、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的经验,带动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实现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五、推进中小学幼儿园规划立法进程。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学校的建设用地落到实处,保证中小学的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同步进行或先期进行。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应当符合规定的设计、建设标准和规范,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加强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

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科长周淑梅

 
  随着中心城区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口的逐渐增加,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中心城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特别是缺乏对污水处理厂中水有效利用,也是导致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重要因素。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利用潜力很大、好处很多,但是,目前推广利用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中水利用规划明显滞后;二是中水利用管网和取水设施建设不到位;三是中水利用政策支持和约束机制不完善;四是中水利用资金支持力度不大。
  为此建议:一、加快制定完善中水利用规划。紧密结合中心城区用水需求量增大、水源保障能力不足的实际,把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纳入城市规划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制订完善实施方案,推动城市水资源有效利用工程实施,实现中水有效利用。
  二、完善中水利用管网和取水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中水利用管网布局,推动中水利用管网建设,并参照消防取水点布局建设市政中水利用取水点,完善城市道路洒水、绿化、工业企业中水利用配套设施,最大限度降低一次水取水量,确保板桥水库等水源地能够有效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三、制定完善中水利用政策。建议由市住建部门牵头,尽快制定中心城区中水利用相关政策,明确中水利用管网、取水设施建设资金保障、中水利用水价优惠政策,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来促进中水有效利用。
  四、推广市政用水改用中水。第一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已具备中水供给和使用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加强所有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设施建设,并制定出台强制措施,要求城市道路洒水、湿法清扫、绿化等用水改用污水处理厂中水。同时,市区景观水系已连通,建议加强相关配套管网建设,最大限度地向景观水系引注中水,充分利用中水资源,改善城市连通水系的水环境。③2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心城区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交警支队设施大队大队长 周繁雨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加大中心城区道路建设投入力度,升级改造道路,打通断头路,着力增大道路密度、构建交通微循环;不断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道路通行保障能力。但是,城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仍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
  为此建议:一、成立综合协调机构。建议成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综合协调机构,以实现城市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的一体化。统筹城市发展和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平衡交通供求,优化设施利用,加强城市交通一体化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实行实体化运作,建立定期例会和专题研究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城市交通和安全设施规划建设、需求管理及公交优先发展等问题,强化顶层设计,确保各项决策的顺利实施。
  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新建、改建、扩建道路立项后,建设单位要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新建、改建、扩建道路由建设部门或设计单位负责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设计,严格落实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道路建设部门负责交通安全设施的采购、施工、安装工作。道路施工完毕后,建设部门应会同交警、应急管理等部门进行验收,未按相关规定验收,财政部门暂不予拨付道路建设资金,道路暂不予通车运行。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部门应依照整改意见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通车运行。对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安装位置要精准设计,以方便观察。
  三、加强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管理。灵活采用“搭接相位”、单口轮放、上下游联动控制等方法,加强主干道路重要路口信号灯的协调控制,破解路口拥堵问题。通过合理设置交通标牌、护栏引导过境车流、扩大货车禁行范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完善隔离设施,减少混合交通,降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强化双黄线警示意识、斑马线礼让意识,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四、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随着断头路打通和新建道路的增多、人员和车辆流动量的增大,交通安全保障的难度不断增加,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必须更加配套和完善。现阶段市政府每年拨付交通安全设施资金已不能满足需要,建议市政府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更好地满足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