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嵖岈山镇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本报讯(记者丁继坡)夕阳下,远处山峰若隐若现,近处石阶蜿蜒而上,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村落升起炊烟袅袅……近日,记者随“革命老区行”采访团深入革命老区遂平县嵖岈山镇红石崖村采访,一幅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致的秀美乡村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近年来,遂平县嵖岈山镇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把发展旅游与推进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旅游兴镇、产业强镇、文化名镇”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生活优越,宜游、宜业、宜居“三优三宜”发展思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实施旅游产业扶贫富民工程,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旅游发展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更充分地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该镇坚持把发展旅游产业带贫和促进转移就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主渠道。一是以旅游带动转移就业,依托嵖岈山景区、温泉小镇等旅游龙头企业,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每年吸纳村民就近务工,使贫困人口就近务工与农业生产两不误、两受益,以就业促进增收;二是以旅游带动自主创业,积极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群众在旅游领域自主创业,从事餐饮、副食、旅游商品等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实现了收益上的“乘法效应”;三是以旅游带动观光休闲农业,引资10亿元,建成8600亩的郁金香、薰衣草、葵花、梅花、樱花等9大花木园区,形成了四季花开的美丽风景,每年有300多万游客前来赏花。以花为媒,发展加工产业,现已推出切花、精油、香枕、香囊、护肤水等40余类产品;打造集中草药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22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万亩蛋白桑种植加工基地,使群众获得了土地流转租金、就近务工薪金、入股分红股金的“三金”收入,先后安置贫困人口就业230余人,带动68户贫困户增收。
  红石崖景区位于嵖岈山镇西部,有别具特色的红石崖丹霞地貌、保存完好的原始次生林;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根据地旧址、唐代古刹千峰寺遗址等景观。嵖岈山镇紧紧围绕全县旅游开发总体部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红石崖村独特的自然景观进行保护性开发,大力发展特色餐饮民宿和乡村旅游、特色林果种植、林下经济,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开发山地观光、山地运动、红色教育、乡村体验等功能区,扶持发展农家美食、家庭旅馆及溪钓、野外拓展等旅游新业态,周边游客纷至沓来,年接待量210万人次。同时,依托镇实施的“龙头企业+产业园+贫困户”的带贫模式,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五个一批”促就业,扩大土地流转、鼓励就近务工、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让有返贫风险、增收困难的贫困户在产业链上找到适合自己增收办法。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达100%,实现了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全覆盖。
  “旅游兴、产业旺、人民富。在发展旅游产业上,我们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强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同时引导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业、旅游商品销售和农村电商等新型业态,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努力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真正把旅游产业打造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之一。”该镇党委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