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瑞华 詹路杰 刘军舰)近日,笔者站在正阳县兰青乡杨楼村高标准农田里,只见路通渠连,绿荫成行,一望无垠的田野里花生苗泛着新绿,微风拂来,绿意荡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正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正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1.4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其中完成坑塘治理36座、小型拦河坝1座、农用井947眼,疏浚沟渠324.56公里,硬化机耕道路94.8公里、生产路30.35公里等。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项目区灌溉水资源利用低、农业用水成本高的问题,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稳产增收有了可靠保障。
对杨楼村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了很多好处。“以前的泥巴路下地干活费劲儿,尤其是下雨天经常弄得一身泥巴。”提到过去耕种中的不便,村民王大爷直摇头。高标准农田项目田间道路工程的实施使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惠。指着新建的水泥路,王大爷说:“今年村里新建了好多水泥路,出行方便了,种地也省力了。”
“村里以前机井数量偏少、分布不均匀,每逢干旱季节灌溉耗时长,多数机井损坏,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提起往日,杨楼村主要负责人说。2019年,该村在以机电井工程为主的灌溉方式上配套地埋管道,安装了水电双计量装置,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看着花生田里排列有序的地埋管道装置和机井房,该村主要负责人高兴地说:“夏种时旱情严重,新建的灌溉工程解决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我们及时播种了花生,现在花生苗长势喜人,秋季又将是一个好收成。”
田块方正连片,水泥路宽阔笔直,沟渠纵横交错,农田林网如织,正阳县以大地为布,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笔,勾勒出一幅“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美丽乡村画卷,必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和巨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