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扶贫路上不言悔 无私奉献写青春
——记确山县劳动模范、杨店村帮扶队员陈兵

通讯员 蔡文峰 李永刚

  陈兵,男,38岁,中共党员,确山县双河镇杨店初中副校长、工会主席、杨店村帮扶队员。2017年,杨店初中被县扶贫办指定为杨店村脱贫攻坚牵头单位,陈兵等10名同志按照学校安排成为扶贫帮扶队员。2017年至今,作为确山县劳动模范的陈兵同样把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热情播撒到了脱贫攻坚的道路上。

学校扶贫工作的“领头雁”

  陈兵负责学校的政教、安全、工会、党建等工作,同时担负九年级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事务多。镇政府安排杨店初中牵头扶贫时,学校需要10名队员参与20户农户的帮扶任务,陈兵毫不犹豫第一个地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扶贫工作是开学后进行的,学校分工安排已经结束,谁来具体负责成了学校的难题。陈兵冲在最前面,义不容辞担起了这项重任。
  实际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平时扶贫大家按部就班,可周六、周日经常有集中行动,队员们家住确山、信阳的都有,怎么办?陈兵就发微信群,并逐人打电话通知,面对有畏难情绪的同志积极做思想工作,需要人少时自己上,需要人多时就挨个通知。杨店初中牵头杨店村扶贫以来,没有缺过一次集中行动,陈兵功不可没。
  2017年11月份的一个周末,在外参加市集中培训的陈兵刚刚回到家就接到消息,迎接扶贫检查需要打扫杨店村李港村民组的一条土路。他带领学校帮扶队员拿着铁锹,扫帚就加入了打扫道路的队伍,清扫道路垃圾、铲除路边杂草,垫平路上坑洼,一直忙活到中午。
  2017年腊月的一个深夜,大雨滂沱,脱贫攻坚检查将于第二天进行,可队员的几项材料还没有整理好。夜晚11时,陈兵一个人到村里将20户的材料整理规范,保证了第二天的检查。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冲在第一线成了陈兵不变的信条和责任。

贫困户家里的“贴心人”

  2017年,陈兵帮扶了两户贫困户,分别是双河镇杨店村大赵庄组的赵连合、赵玉良。赵连合是双河镇脱贫帮扶的“老大难”,自身患有精神病导致其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成了问题。镇里组织帮扶时,赵连合见人就骂,不让动家里的一草一木,几亩地多年不让耕种,杂草满地。每次检查,赵连合是镇里领导亲自过问的重点对象。陈兵帮扶赵连合后,不厌其烦地到他家做思想工作,谈心聊天拉家常,看到房子漏雨,就积极联系危房改造部门为其解决两间新房;院里杂草丛生,就借割草机清理,并鼓励其种上蔬菜,铺上砖头,彻底解决了院子脏乱差问题。
  赵连合的几亩地多年不让人种,荒成了一片杂草地,陈兵得知后多次劝说,终于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把他的土地流转给了赵庄村合作社,他也有了第一笔生活费。可没有生活能力的赵连合缺衣少食,于是赵庄村的老百姓就经常看到一个隔三岔五骑电动车慰问的帮扶队员,今天是一袋米,明天是两袋面,缺面条了买面条,天冷了买被子,天热了买蚊香、花露水、毛巾、香皂。陈兵把温暖送到了家里,也送到了心里。现在的赵连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房子住上了,以前蓬头垢面的样子没有了。
  一次次的关怀温暖了贫困户的心,陈兵成了赵连合家里的常客,成了大家公认的贫困户的“贴心人”。

思想脱贫的“践行者”

  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思想。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部分贫困户抱着躺在政府怀里吃救济、政府应大包大揽的思想,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十分不配合。陈兵了解情况后,及时做通了所承包的贫困户的思想工作。
  杨店村大赵庄贫困户赵玉良是陈兵帮扶的第一批贫困户。赵玉良今年70多岁,身体虚弱,重病缠身,唯一的女儿远嫁他乡并且对他不闻不问。第一次接触他女儿时,陈兵就积极做思想工作,多方开导,其女儿终于同意搬过去照顾赵玉良老人,一直到2017年老人去世。
  赵玉良老人去世后,陈兵又帮扶了另一个贫困户赵永生。赵永生身体有病,儿子先天发育不良。赵永生被确定为贫困户后,抱着坐等靠的思想,希望靠政府的救济生活。得知情况后,陈兵及时入户做思想工作。赵永生终于同意到驻马店工地看场子,做力所能及的活儿,儿子也摆脱了心理阴影到郑州打工。一家人在街上买了房子,今年年底就可以稳定脱贫了。
  思想解放了,贫困的帽子就好摘了。陈兵的真心让贫困户脸上露出了笑容。
  2018年6月,双河镇召开脱贫攻坚表彰大会,陈兵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杨店村脱贫攻坚最优帮扶队员”。干教育他无怨无悔,搞扶贫他任劳任怨。扶贫的道路很艰辛,但陈兵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用一名劳动模范的姿态谱写了脱贫攻坚的嘹亮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