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让青春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光彩

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赵艺珂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但很少有人愿意在贫困的农村扎下根,更难得的是带领农民群众干出一番事业,让青春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光彩。
  河南省鑫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芳就是这样一位青春奋斗者,一位80后新型农民。近几年,他先后流转土地6000余亩,年产值1.2亿元,帮扶贫困户3560户,带动7000多名农民就业,成为当地青年创业、助力扶贫的时代楷模。
  青春不停步。2005年,杨新芳结束了3年火热的军营生活,背起行囊南下创业,依靠天中人特有的勤勉和踏实,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回家创业,让更多的乡亲富起来,成为他人生的目标。2011年,杨新芳怀揣对现代农业的憧憬回到家乡,与朋友一起成立了河南省鑫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在遂平县石寨铺镇流转了500亩土地,开始种植绿色蔬菜。
  植根桑梓地,现代农业显身手。杨新芳老家在平舆县,考虑到家乡缺乏产业和资源禀赋,脱贫任务又很艰巨,杨新芳毅然把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选在平舆县李屯镇,架桥修路、流转土地,开始勾勒宏大的农业蓝图,并通过建设现代化大棚,种植优质西红柿,实现“促一方经济、富万千民众,让耕者有其利、食者有其益”的农业梦想。
  注册“番顺”商标的2000多亩优质西红柿产业园破土动工,围绕定位准、规模大、技术优、品质好、渠道畅、品牌响六个方向统一引种、统一技术、统一示范推广、统一品牌销售,大力发展优质西红柿产业,打造全国知名西红柿品牌。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杨新芳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在公司产业发展中积极与贫困户结合,根据建档立卡情况不同的贫困户,探索不同的帮扶模式,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该公司在平舆县、汝南县共流转土地5000多亩,根据贫困户个人意愿,将贫困户的政策扶持资金、金融贷款及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由公司统一管理经营,年终分红。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公司每年给予米、面、油及现金捐赠,并成立了特困户帮助中心,对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慰问金、救济物品,对家中学生资助奖学金,公司参与脱贫攻坚以来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00多万元。
  目前,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河南省鑫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平舆县的79个贫困村、汝南县的165个非贫困村、驿城区的51个村委签订了资产租赁分红协议,每年给群众分红近700万元,为7000多名贫困群众带来收益,带动800多名农民就业,其中贫困户180多人。实现了集体资产的稳定收入,开创了“集体经济保收益、产业兴旺民得利”的新模式,实现了村集体有收益、企业有发展和贫困户脱贫三方共赢。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在这片熟悉而深爱的土地上,杨新芳用青春的风采,展示着新时代创业者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