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朝朝
近日,记者从全市2020年农机化工作暨三夏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动力,以推进“两融、两适”为路径,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机械化支撑。
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455万马力。粮食生产机械呈现“高、大、上”发展态势,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10万多台;谷物收获机械3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8000多台,大功率、大喂入量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花生收获机械近8万台,自走式一体化花生摘果机得到广泛推广。
机械化作业水平持续提高。2019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据统计,全市共完成小麦收获面积1006万亩,机收率保持在99.9%以上。玉米种植面积463.6万亩,机械播种率99%;花生种植面积430.75万亩,机播率98%;小麦秸秆还田面积885.01万亩。全市组织了多场三夏、三秋机收演示会,全面完成三夏、三秋农业机械化生产任务,确保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87%以上,圆满完成了市政府2019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强农惠农政策实施持续高效。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引导和拉动作用,持续推动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实现全面全程机械化,目前共补贴各种农业机械16884台(套),受益农户12399户,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拉动了我市农民6亿多元的消费,有效提升了我市农机装备水平,提高了全市农业机械化程度。深入实施农机深松整地推广示范项目,推动实现高标准粮田建设目标。2019年,根据省农机局下达我市全年223万亩的深松整地任务,全系统积极部署,扎实开展,圆满完成了深松整地任务。目前,全市深松机保有量2186台(套),秋季投入作业的深松机数量2034台(套),深松检测仪安装数量914台(套),已完成深松整地作业中信息化检测面积121.6222万亩,全年完成补助农机深松整地作业115.0364万亩。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扎实推进。2019年,全市农机系统科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开拓新业务,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断得到提升。通过典型引路、规范发展,至去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1029家,质量和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再上台阶。2019年,全市共免费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6358台(套),年检机车10983台(次),免费办结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5199人。积极推进农机行政执法、“放管服”改革,为农机手提供高效、快捷、优质服务,使“一次办妥”“让农民少跑路”成为现实。
农机科教培训工作持续提升。2019年,我市共争取全省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补助项目资金110万元,实现了全覆盖;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市共举办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深松现场会及培训班2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全市共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4万多人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农机技术人才。2019年底,西平县、泌阳县、上蔡县承担的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均顺利通过评审,取得了项目验收合格证书。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改善大气环境。2019年制订的《农机作业扬尘治理工作方案》内容涵盖三夏、三秋农机作业扬尘治理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成立3个全市农业机收作业扬尘治理工作督导组。三夏、三秋期间,全市农机部门牵头协调作业机具完善防尘设施,大力倡导和推广玉米铁茬播种技术和免耕播种,推进玉米、花生收获全程机械化,在确保粮食及时收割、颗粒归仓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收割带来的扬尘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