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20年初春,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春天顿时“乌云密布”、天色晦暗。
当天空渐暗,星星就会发亮。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1529平方公里的古蔡大地,随处可见党旗猎猎、战鼓催征!
战“疫”有我在,共画“同心圆”。危难之时,他们站得出来、豁得出去,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画面在这里呈现,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抗疫壮歌在这里响起。从“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到交通卡点执勤的公安民警;从驻守村口的乡村干部到入户排查的社区工作者;从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到踊跃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从返乡探亲的现役军人到满腔热血的大学生……他们主动请缨、向险而行;他们日夜奋战、不惧风雨;他们胸怀家国,慷慨捐赠。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走在前,普通群众跟着干。他们中有年过花甲的老党员、老村医,有父子兵、夫妻档、兄弟连,还有刚刚拔掉穷根的脱贫户……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一腔赤诚,筑起一道同舟共济、团结抗疫的坚固防线。
疫霾渐渐散去,但他们为战胜疫情付出的辛劳与努力,我们不应当忘记!限于篇幅,这里展示的只是极少数人的抗疫故事,还有更多平凡的人,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千年古县春风漾,洪汝河畔百花香。让我们走近上蔡县抗疫一线的平凡人物,从中汲取他们勇迎挑战、大爱无疆的精神力量。
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上蔡县战“疫”前线上出现一抹别样的风采,展现威武的军人本色,他们就是上蔡籍现役军人徐振威和张将威。
抗疫阻击战,上阵父子兵
威武军人本色点亮战﹃疫﹄前线在上蔡县邵店镇苑寨村,一名身着海军军装的青年每天挨家挨户敲门帮助村民测量体温、排查统计有无武汉返乡人员,并在村头路口张贴通告、提示单,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他就是来自于南部战区海军某部的上士徐振威。入伍13年的徐振威因年前执行任务,没能赶得上妻子生孩子,大年三十下午才休假赶 回家中,结果又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他和妻子、孩子短暂团聚之后,看到家乡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作为村监委主任的父亲徐永安日夜奔波在防控一线,徐振威百感交集,第二天大年初一,就毅然陪着父亲投入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
一开始,妻子很不理解,甚至埋怨徐振威:“一年到头就几十天假期,生孩子回不来,这过年刚回来就天天跑得不进家,你还要我和孩子不?”徐振威却告诉妻子:“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老兵,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已经不是我们一个家的事儿了,而是一场人民战争。不是我不要你们了,正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和全村百姓的安全,我和爸爸只有义无反顾往前冲!等打赢了这场抗疫阻击战,才是我们真正团圆的时刻。”
乡村、社区疫情防控是整个战“疫”的“桥头堡”,徐振威在检测点每天坚持24小时值班执勤。看到值班人员这么辛苦,他还主动捐款2020元,慰问奋战在一线的执勤人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邵店镇镇长郏富强称赞道:“徐振威牺牲自己的休假时间投身于疫情防控一线,无愧于军人这个职业,抗疫阻击战,上阵父子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上不了战场,可以上“疫”线
家住上蔡县东岸乡东岸村的张将威是武警工程学院的一名学员。年前放假回家 过年,他本想欢欢喜喜地陪家人过一个难忘的春节,没想到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计划。看着乡、村干部每天都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很受感动,便向乡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主动请缨,请求去疫情防控检测点执勤。
考虑到军人难得的假期,乡、村干部第一次婉拒了张将威的请求,谁知张将威自己跑到了疫情防控检测点说:“我虽然还没有入党,但是在上军校入学时,曾经庄严宣誓‘我决心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严守法纪,勇上一线,敢打头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甘愿奉献一切’,现在正是党和人民考验我的时候,我义不容辞。”话很质朴,却蕴藏了坚定的力量,乡、村干部被他的真诚所打动。
面对疫情,张将威毫不退缩,展现了军人担当奉献的风采。发放宣传手册、检测点执勤、公共场所消毒,他把疫情防控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提起张将威,邻居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看到他忙前忙后地宣传,执勤一站就是一天,我们一定配合乡党委、乡政府工作,不出门、不聚集、不给疫情防控添麻烦。”(闫明明任雪玲)
李国选:医者仁心勇者无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白衣执甲、向险而行,成为抗疫战场上的最美逆行者。
李国选,上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平日因工作繁忙顾不上休假的他,原本计划利用春节假期时间陪伴父母、爱人、孩子,过个团圆年,可突然袭来的疫情搅乱了他的计划。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始终和他带领的救治团队战斗在第一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上蔡县人民医院作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理所当然地被该县指定为救治患者的主战场。而主管业务的李国选因业务精湛也当仁不让成了专家诊疗救治组组长。
作为专家组组长,李国选
就像一个上满发条的钟表,在做好指挥协调工作、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决策提供科学权威依据的同时,还要组织由医术精湛、能力突出的发热门诊、感染科、呼吸内科等相关专家参与的面对面研讨会商会诊,过后再查找资料。由于忙于工作,他往往就是饭已过午,鏖战通宵。
为防止医护人员交叉感染以及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李国选对每一名医护人员总是按照专业防护工作标准严格要求、逐项查看。他还时时关注新闻报道,认真学习相关专家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权威解读。“保护好自己,救治好患者,大家平安回家与亲人团聚,是献给战‘疫’最好的礼物。”这是李国选给同事们常说的一句话。
每次有疑似或确诊患者被送到医院,李国选都要带领专家组成员现场会诊,拿出最合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进行适时的动态救治调整。面对患者的恐慌情绪,李国选总是想方设法地消除他们的心理阴影,打消他们的顾虑。
疫情面前,李国选的心中只有五个字:责任与担当。他始终坚信,一切终将过去,总会春暖花开。(宋永亮于红松)
周瑜琳:与病毒赛跑的疾控战士
当疫情来临之时,有这样一群人,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缩,敢于直面挑战,不分昼夜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沿阵地,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疾控人抗击疫情英勇无畏的精神。
周瑜琳,上蔡县疾控中心一名普通的疾控工作者。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作为一名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他深深知道,只有准确掌握新冠肺炎病例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及时排查追踪密切接触者,才能为防止新冠肺炎的蔓延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不论白天夜晚,只要一接到命令,他就和同志们立即穿戴好防护用品,迅速赶往病例就诊医院。面对恐惧不安的患者,他总是耐心讲解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国家防控政策,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病人恐慌情绪得到缓解,从而获得可靠的流行病学信息。
根据医院获得的密切接触人员信息,他立即前往患者家中,进一步追踪密切接触人员的详细信息。为了不漏掉每一个密切接触人员,他常常走村入户,反复排查、认真核实。每做完一例流行病学调查,回到单位,他顾不得吃饭,顾不得休息片刻,就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撰写流调报告工作。
家里3岁的孩子需要他爱的陪伴,但是他清楚,疫情防控的战场更需要他们疾控人的付出。面对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时发来的感谢信息,周瑜琳感到无比欣慰,他说:“我是一名疾控工作者,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守卫人民健康是我的职责所在。”
(肖喜锋郭光辉)
“拼命三郎”朱耀邦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倾情奉献的逆行者、奋斗者,上蔡县卧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耀邦就是其中一员。
疫情发生后,卧龙街道党工委决定由朱耀邦分管疫情防控工作并担任疫情防控办公室主任。临危受命的朱耀邦立即按照街道党
工委、办事处的指示,紧锣密鼓地落实部署,有条不紊地推进实施。迅速营造辖区内浓郁的宣传氛围,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播放宣传录音;带领人员,认真细致地排查从湖北、武汉返乡的“四类人员”;通过多个渠道购买口罩、测温仪、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紧缺物资;完成小区检测点的布局, 通过使用铁皮围挡,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并安排好消杀工作;配合公安、工商、药监、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行动,查处、关停不符合防疫要求私自开门营业的门店;发动爱心人士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虽然这些工作繁琐,甚至饱受委屈,但是朱耀邦都不怕苦、不怕累、冲锋在前。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朱耀邦马不停蹄地奔走于辖区的各个检测点,查看条幅悬挂、播放录音宣传情况、湖北 返乡人员的排查登记及居家隔离情况、防疫检测点人员值班及交接调配情况等,把落实做到了实处。在上蔡县对天伦小区实施全封闭管理后,朱耀邦首当其冲站了第一班岗,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封闭管理各项措施。
繁忙的工作让他根本没有时间回家吃饭,饿了泡碗方便面,困了洗把冷水脸,根本没时间顾及家人,就连孩子生病也没有时间陪孩子去医院。连日的奔波加上过度的疲劳,朱耀邦累倒在一线。即便是得病,他还是牵挂着疫情防控工作,还在想着防疫一线同志们的口罩是否落实、各社区消毒液是否配齐。他心里放不下疫情防控工作,深知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严峻性,想到这儿,仅在家休息了1天的朱耀邦迅速回到他的工作岗位。(王献会)
曹家圆:在“疫”线书写最美青春
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坚守疫情防控岗位,协助外出返岗村民办理相关手续……2020年不同寻常的春节假期,让家住上蔡县洙湖镇一六王村曹庄的曹家圆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奉献的青春最美丽”的真正含义。
今年20岁的曹家圆,现为河南艺术学院一名大学生。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用自己在学校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向一六王村委疫情防控服务站捐款500元。1月26日上午,曹家圆主动报名参加村疫情防控工作。
一六王村是洙湖镇最大的行政村,全村有4796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多,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作为一名志愿者,曹家圆每天坚持执勤,连续坚守疫情防控服务站40多天,登记过往人员信息,测量体温500多人次。曹家圆坚守到深夜12时更是家常便饭,统计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填写电子文档,帮助外出务工人员下载“学习强国”“豫事办”“云上上蔡”等APP,为他们耐心地一一指导说明。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情,她经常忙得没有时间吃饭,泡碗方便面就是一顿饭。
她早出晚归,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好几次妈妈又担心又心疼地跟她说:“一个女孩子干嘛这么辛苦,别干了吧,那么危险。”但是她每次都对妈妈说:“有那么多不顾自身安危、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更应该有责任有担当。你就放心吧,我每天都好好戴口罩,没事的。”
(张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