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委书记路耕(右三),县委副书记、县长彭广峰(左三)深入企业。
加班加点。
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确山县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打出政策落实、要素保障、企业服务“组合拳”,力争把疫情对企业、对项目的影响降到最低。截至目前,全县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规模以上企业复工人数6725人,复产率100%;74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100%。
加强政策响应全面落实支持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确山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复工复产工作。
在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市政府《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9条措施》的基础上,确山县政府实施了“促返岗、保用工、降成本、畅运输、减税费、增信贷、优服务、强支撑”8项行动;县纪委监委出台了服务保障企业8条措施,形成了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八八”专项,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招聘“春风行动”、县内就业人员入户劝返行动,引导他们重回县内企业岗位。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持用电、用水、用气“欠费不停、后续补缴”,逐企业上门宣传支持政策,推行银企线上线下联合对接。
坚持迅速反应全程优质服务企业
重点推进“一制、一员、一平台”,畅通受理渠道,协调解决问题,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一制”即实行县处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对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点对点调度、一对一研判,推动问题及时解决。“一员”即设立企业首席服务员,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任联系企业的首席服务员,全程参与企业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安全环保等工作,开展全方位服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实现首席服务员全覆盖。“一平台”即推广应用服务企业智慧平台,线上受理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为企业提供“110式服务”,真正打通政企沟通“最后一公里”。目前,服务企业成员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注册应用。
做好问题回应全力破解瓶颈制约
确山县在严格落实“三个不复工复产”(防御措施不达标不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有隐患不复工复产、污染防治措施不达标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八个百分之百”(防控告知100%、人员排查100%、员工培训100%、厂区消杀100%、测量体温100%、建立台账100%、复工备案100%、确保百分之百不出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提升复工复产效率、提高复工复产质量,狠抓各类矛盾化解,着力解决七个难题。
一是着力解决防控难。由县委组织部统筹,逐企业派驻防控监督员,一企一员、一企一策,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过直接调拨、协助购买等方式保障企业防控物资。二是着力解决返岗难。由各乡镇(街道)分别组织返岗直通车,根据务工人员去向开展“点对点”用工输送,费用由政府买单。对省外务工人员,简化《健康证》办理,签订不返回承诺即可外出务工。三是着力解决生活难。针对返岗职工生活困难,由所在辖区提供饮食、住宿、医疗等一揽子服务。四是着力解决运输难。对复工复产企业生产经营运输需要,县防控指挥部开辟绿色通道,并优化查验程序,确保做到“三不一优”,即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五是着力解决链接难。一个产业明确一名处级干部担任“链长”,统筹做好产业上下游衔接,及时为企业提供供求信息,搞好原材料和产品调运,防止企业卡脖子、掉链子,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满负荷生产。六是着力解决推进难。重点项目逐个成立工作专班,推进联审联批、容缺办理,力争早开工、早建设。七是着力解决招商难。启动“替补”计划,即以线上招商替代线下招商,目前正在积极对接项目34个;以争取项目补充招商引资,目前已申报专项债券项目11个、总投资56.54亿元,谋划储备专项债券项目41个、总投资209亿元,上报中央预算内项目9个、总投资3.2亿元,正在申报中央投资储备项目27个、总投资34亿元,申报省农业政策性金融补短板项目18个、总投资142.7亿元,“982”工程项目39个、总投资388.4亿元。
如今,确山县正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创新举措、加压用力,在项目复工、人员返岗、企业达产、效益回升上下更大功夫,具体工作中做到“五个专注”。一是专注防保结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二是专注复工质量。把注意力由关注复工企业的数量和比例,向关注企业发展的效益和后劲转移,千方百计解决好企业后续发展问题,把时间抢回来、损失补回来。三是专注要素保障。进一步完善协调、调度机制,对困难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做到问题清、堵点清、措施清,保障企业项目开足马力生产建设。四是专注政策红利。加强政策跟踪研判,捕捉和变现政策红利,扶持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五是专注安全和环保。坚守安全和环保两条底线,做到安全检查到位、隐患消除到位,防止抢产、抢建、抢运发生安全事故,全面落实环保措施,决不因复工复产造成环境污染。文图:常征张新义李璞段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