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0版
发布日期:
常兴镇:“疫”去春来曙光在前
      “疫”去春来,曙光普照。

    镇党委书记刘阳(右),镇长徐春华(左)查看苗木行情。

    镇党委书记刘阳(右一)、镇长徐春华(右二)查看复工企业生产情况。

    帮扶单位向贫困学生发放助学基金。

    外出务工人员正在办理务工手续。

  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杨明华 周志恒文/图
  闻令而动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发生以来,汝南县常兴镇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响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1月22日,常兴镇召开党委会学习传达县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召开动员会进行部署,及时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党委书记刘阳任指挥长,镇长徐春华任第一副指挥长,下设专项工作组,由班子成员担任组长,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强镇、村、组三级指挥机构,压实单位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坚持每天召开指挥部会商会,由指挥部统一发布指令,确保全镇上下疫情防控工作指挥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一致。指挥部及时下拨帐篷、医用防护服、红外线测温仪等防控物资。动员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疫情防控,累计接收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价值100多万元。镇纪委成立督导组,全天候督导,发现问题,“日通报、日整改、日清零”,对不执行战时纪律的单位和个人从严从快问责。1月22日,全镇进入战时状态,镇、村、组党员干部全员参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镇设立自然村疫情防控服务站195个,全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打大仗、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使党的旗帜始终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镇党政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叫响“跟我上”,坚持谋划在前、冲锋在前,带头深入分包行政村(居),协调解决疑难问题,机关干部分包自然村(居)、村干部和村医分包到户,确保责任落实,不留空白。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戴党徽、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各村(居)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志愿者服务队,组建党员突击队222个、划定党员责任区222个。
  联防联控织密疫情防控网
  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以一场万众一心、共抗疫情的人民战争拉开序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汝南县常兴镇1600余名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交出合格答卷;28个党组织共筑铜墙铁壁,与6万人民群众一道,齐心协力、严防死守,共赴大考,奋力书写战“疫”的时代新章。疫情发生以来,全镇无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发生。
  为加强管控防输入,常兴镇采取了关口前移的防控措施,通过建立“四级网格”,阻断疫情蔓延。将镇设为一级网格,党委书记、镇长为一级网格长,负责全镇的疫情防控协调指挥工作,机关人员下沉一线,与村组党员干部一起,吃住在战“疫”一线,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将全镇25村(居)划为25个二级网格,支部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接受一级网格的统一调度指挥,协助镇党委、镇政府做实做细群防群控工作;将222个自然村划分为165个三级网格,由包组村居“三委”干部担任三级网格长,自  然村党员干部、志愿者为服务站“守门人”;将365个村民组划为四级网格,一个村民小组为一个网格,网格管理员由党员、村民代表、退休老干部、教师、青年志愿者和中心户长等组成,严格管控车辆、人员外出流动,精准摸排上报外地返乡人员信息,帮助农户代购、代送生活必需品。通过堵疏结合,确保群众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集,有效防控疫情。全镇共设置县级卡点1个、镇级卡点3个、村级卡点25个,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出入车辆和人员排查登记、体温测量、卫生消毒、宣传劝阻等工作,切实筑牢外部防线,坚决防止疫情输入。疫情防控期间,全镇各级服务站共监测车辆2269辆,监测人员12000人,劝返车辆2269辆。县镇村“疫情防控服务站”安装“咱的驻马店”APP扫码出入系统,加强盘查登记管理,凭证出入。
  加大双向排查力度,对湖北(武汉)返乡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摸清输入底数。对全镇所有公职人员春节活动轨迹进行筛查,逐人签字承诺。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一律不准接诊发热病人。对批准营业的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场所合理安排营业时间,定期消杀,全部实现专人派驻监督,进入人员一律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实名登记,保持一米安全线。对敬老院、重残托养中心进行排查,落实分餐制度。
  强化舆论引导,利用大广播、小喇叭、流动宣传车、微信公众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推送宣传短信万条,实现防控常识家喻户晓。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指挥部每天第一时间公布疫情防控的最新指示、政策措施和工作进展,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恐慌。大力宣传报道疫情防控的措施成效、工作做法和典型事迹,在各类新闻媒体及网站累计发稿300多篇。印发了《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组织镇村干部、退伍军人、老党员、老教师、志愿者组成村庄流动宣传劝阻队,劝阻不戴口罩、聚众聊天行为。
  坚持依法自治。指挥部发布疫情防控“十个一律”通告,规范居民行为。同时,将疫情防控责任纳入村规民约章程,25名驻村干部指导各村(居)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进行决议,明确了村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村民值班制度、奖罚措施等,并纳入村规民约章程,张贴墙上,户户参与,人人自觉遵守,形成全民抗疫的“硬核”力量。
  为解决全镇疫情防控物资紧张问题,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镇党委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防疫物资,充实口罩、消毒酒精等必需品,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一线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疫情防控期间,全镇共接收上级下发口罩31000只、84消毒液2500公斤、酒精200公斤、帐篷154顶。同时,镇党委通过多方协调购买口罩5万余只、84消毒液3000多公斤、酒精500多公斤。
  统筹兼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常兴镇落实疫情防控和发展经济两手抓、两手硬的要求,积极响应,及时部署谋划,倾力破解员工返岗难等问题,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场硬仗。镇工会与社会保障所、扶贫办等部门,邀请南京华宝、浙江休闲用品、浙江凯耀照明等3家企业,启动了“2020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复工复产就业招聘会”。在镇政府的协商下,2家公司还将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放宽至50至60周岁,并承诺公司派车直接送农民工返岗。镇工会还通过“工会互联网+”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就业招聘渠道,为企业用工和职工求职牵线搭桥。镇复工返岗办公室  利用镇办事大厅,为外出务工人员简化办事程序,延长办公时间,对出行农民工统一建立档案、监测体温、消毒,做到去向可追溯,信息可查询,在全国范围内安全流动。全镇累计办理健康证12866人,为返岗人员办理出入证,安全有序输送农民工12123人。
  加快复产,每天坚持召开企业复工复产调度会,研究解决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问题,强化复工复产服务,实行上门指导、现场办公,每天联系1次,上门送政策、送服务,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至目前,全镇5家扶贫车间全部开工。
  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通过对贫困户人口信息和生活状况进行摸底排查,对防疫期间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建立服务台账。积极引导贫困户做好自我防疫,通过代买帮送的方式,保证贫困户日常生活平稳有序。为巩固脱贫成果,镇政府开发疫情防控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户,拓宽其收入来源。同时,介绍有务工需求的贫困户到县内复工企业和辖区内扶贫车间务工,增加其收入。
  战“疫”培养了党员干部敢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精神,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开展,企业复工复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春耕生产、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卫生整治、植树造林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在鲜红党旗的感召下,广大党员干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用两手抓、两手硬的举措和成果向全镇人民交出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