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梁灵芝通讯员郑磊
县、镇领导慰问卡点值班人员。通讯员郑磊摄
盘查过往车辆人员。通讯员郑磊摄
花花牛乳业慰问党员干部。通讯员郑磊摄
镇领导慰问卡点值班人员。通讯员郑磊摄
严控车辆人员流动。通讯员郑磊摄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新蔡县黄楼镇党委、镇政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依靠集体的智慧,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用热血和汗水筑起了一道防护墙,牢牢守住了新蔡县“西大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该镇按照省、市、县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为县域经济平稳有序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蔡县黄楼镇位于新蔡县西部,辖11个行政村、109个自然村,被誉为新蔡县“西大门”。该镇交通便利,国道328线穿境而过,大广高速、新阳高速在境内交叉,形成黄金十字架。镇政府所在地东距大广高速出口5公里,西距新阳高速出口15公里。
春节期间,正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期,便利的交通一度使黄楼镇的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黄楼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镇党员干部在一线作表率,比奉献。该镇在镇、村检测点擎起党旗,每个党员都佩戴党徽,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一线熠熠生辉。
——加强组织领导。该镇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防控应急预案,建立镇、村、组三级防控工作责任网格体系。镇党委多次召开紧急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全体干部深刻认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探索大数据下的疫情防控举措。该镇党委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提出了“数据电子化、摸排网格化”的工作措施,要求镇、村之间,各部门特别是公安派出所、卫生院等重点部门,针对人员、车辆等数据实行局域信息共享机制,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减少了办公人员流动聚集。
——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压实责任,该镇提出了全镇网格化管理模式,责任到人,将全镇11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划分为11个疫情防控网格,对各网格点实行专人负责制,形成全镇网格化管理疫情防控模式。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该镇向群众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00余幅,入户宣传摸排20000余人。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宣传版面、微信群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有关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做到了家喻户晓,普遍提高了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按照“坚决不发生,确保不扩散”的目标,全镇总动员,上下齐参与,从每个村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镇、村联防,群防群治,狠抓防控措施落实。严格落实“班子成员、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三级摸排责任制,镇村干部全面深入到防疫一线,下村入户,全力摸排2020年1月8日以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从武汉中转人员、外来人口、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基本情况,仅用两天时间就摸清了时间节点内的湖北(武汉)返乡人员249人。
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连续工作,快速通过数据比对、筛选核查,侦查研判出涉及武汉返乡重点人员109人,并及时根据上级指令和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流程对所有人员进行了分类科学处理。精准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各项措施。
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该镇响应党中央部署,积极复工复产。面对务工人员返岗复工高峰期,该镇及时谋划、精心部署,做好常态防控下企业复工复产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返岗潮”。
——组织镇分管领导带领卫生院工作人员逐村为外出人员办理健康证明,组织村委为武汉返乡隔离人员开具务工证明,确保做到防疫工作力度不减、复工复产措施得力。
——对全镇企业进行筛选,确定润华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旭日芳华有限公司、河南省坤钰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非劳动密集型企业率先复产复工,明确了驻厂工作人员负责检查、督促和指导全镇各生产经营企业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医疗物品、物资储备工作,做好返岗工人的信息摸排,提前做好消杀工作,经验收达到复产复工条件的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
——全力解决本镇劳动力外出务工难的问题,一方面迅速安排摸清了全镇劳动力及群众务工意愿,另一方面积极与县产业集聚区联系,了解县内企业用工需求,鼓励群众在县内就业,努力拓展群众务工渠道。至4月20日,全镇累计规范外出务工16000余人次,镇内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关键时刻党旗在,关键岗位党员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黄楼镇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大考面前,保持为民服务初心,经受住了疫情大考检验,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该镇党委书记刘久锋作为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的统筹负责人,自1月24日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他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党政班子会,成立了指挥部,研究制订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迅速安排部署全镇疫情防控工作。1月25日上午,县委、县政府确定在黄楼镇与平舆万金店镇交界处设置疫情检测站后,他现场组织人员利用半天的时间完成了检测点的布置工作。
卡点设置后,刘久锋与领导班子会同值守人员,不分白天夜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掌握返乡人员情况,每天对全镇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综合研判、梳理问题、查找漏洞、抓好任务落实。从1月25日到2月20日期间,他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组织镇、村检测点值班人员共摸排车辆2000余台次,体温监测登记人员5000余人次,劝返4000余人,没有回过一次家。
该镇专职党委委员展新成分管后勤、宣传、统战等工作,1月24日赶回岗位。他参与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布置村级防疫卡点,入户排查宣传,开启了连轴转的模式。为解决因道路封堵而造成的生活物资、防疫物资紧缺问题,他动员商户捐款捐物价值1.4万多元;动员苏州经营医疗设备的朋友两次无偿捐赠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价值22万多元。在他的努力下,全镇目前共接收外界捐赠物资价值45万多元,没出现一次纰漏。
镇纪委书记王瑜负责督导各个卡点的疫情防控,从白天到夜晚,从这个卡点到那个卡点,他一刻不停,认真检查管控是否到位,防控物资是否充足,值班人员是否在岗,人员、车辆往来盘查是否细致,还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一个月时间,他先后下发督查通报批评22期,表扬2期,涉及11个村委和街道卡点的党员群众60余人次。
在没有要求第一书记上班的情况下,小黄楼村驻村第一书记靳军磊1月24日主动返回岗位开展工作,他与一线工作人员一起,全力做好过往车辆和人员的登记、消杀、劝返工作。听说全镇防疫物资短缺,他多方联系,奔波百余里,买回酒精75公斤、消毒液240瓶捐给镇政府。
11个村成立11支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志愿服务队,成为群众的“红色代办”。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前李村村民李来虎、李金山,王港村村民杨留得、陈根中,志愿到村检测点执勤。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黄楼镇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构筑的这道疫情防控“红色防线”,确保了全镇50000多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目前,全镇未发现一例确诊病例,镇域各企业全面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