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代廷伟通讯员李军文/图
图③西平县人民法院院长利用“三远一网”系统审理案件。
图④法官云间开庭。
核心提示
越是困难时刻,越体现法院人的担当,越是重要时期,越考验法院人的毅力。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西平县人民法院万众一心,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在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中交出一份满意的战“疫”答卷。
守初心一线战“疫”
狂风骤起,劲草迎击;烈火凶燃,真金砥砺。面对疫情,西平县人民法院迅速行动,党组书记、院长高健要求领导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加入战“疫”一线,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疫情期间,高健院长带头做好院内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办公场所、审判庭室、院内通道、走廊、电梯等重要场所的消杀工作,同时叮嘱门卫和值班人员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并对出入院机关的人员严格进行体温测量和消毒,确保院内防控“无死角”“全覆盖”。
疫情当前,西平县人民法院61名党员干警主动请战,要求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们驻守在5个贫困村、6个社区和街道,全力协助防控执勤、出入登记、宣传疫情防控、摸排重点人员等工作的开展,在战“疫”中,涌现出一大批勇担当、敢担当的法院人。57岁的驻村第一书记陈集金同志拖着还没痊愈的伤腿驻守在二郎镇王庄村防疫卡点,在寒意逼人的冬夜里,同乡镇工作人员共同守好门、站好岗、值好班;专探乡于庄村第一书记陈翔伟,主动缴纳第一笔特殊党费,为防控疫情贡献“党员力量”。他们用坚实的行动为村民筑牢战“疫”城墙,诠释着一名法院人的“初心与使命”。
担使命“云端”办案
来势汹汹的疫情,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也对法院的线下审判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西平县人民法院积极转变办案模式,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依托河南移动微法院等平台,引导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诉讼、调解、申请执行等,就近远程办理诉讼事项,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和律师参与诉讼,减少人员出行和聚集,防止疫情传播扩散,努力做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截至3月31日,西平法院新收案件733件、结案827件(含2019年旧存)、网上立案385件、成功缴费259笔,接听12368热线工单生成40个、值班电话534个,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应。
事不避难、行不畏艰。在审判执行工作中,该院始终以高度负责和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筑牢隔离病毒的法治“防护墙”,从快从严办理涉疫情违法犯罪。在公安和检察机关的积极配合下,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高健运用“三远一网”系统在线审理了西平县首例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案件,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六个月,从立案到宣判,仅用时六天。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该院积极利用互联网助推审判工作,通过视频开庭、微信调解、电子送达、云间庭审等方式为案件顺利办理保驾护航。截至3月31日,西平法院共调解民事案件83件,调撤率达到44.12%,实现疫情期间审判工作“不打烊”、司法为民“不掉线”,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2月18日,谭店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为5名农民工讨薪20598元,线上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尽职责司法为民
面对疫情,西平县人民法院利用联动执行工作模式,最大程度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查封、冻结、扣划等强制措施,坚决筑牢“云”防线。截至3月31日,执行线上查控122件、结案153件,执行到位金额1155.28万元,有效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西平县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狠抓审判执行质效,在战“疫”的同时,全面推行网上办案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线上审判、调解、执行案件,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腿”,让司法更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