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阳 易红新
袁月英,出生在汝南县罗店镇双庙村竹园小队,是麦草画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该镇是全国有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许多从事农民画和麦草画的民间艺人。她的父亲袁宝华不仅是一位农民画家,也是麦草画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她痴情于麦草画,走上了传承发展麦草画的道路,创建了现在的“袁月英麦草画公司”。几十年的传承和创业历程,有困难、有挫折,有欢乐、有收获。
袁月英小的时候,奶奶对她影响很大。奶奶在春季里为她扎五颜六色的风筝,端午节用绣花针给乡邻绣各种香囊,就连平时蒸馍也能蒸出与众不同的花样。听奶奶说,父亲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就靠扎灯笼赚钱改善生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父亲也早早展露了才华。奶奶扎好灯笼,父亲就在灯笼上绘画。灯笼做工精细,又绘有精美的图画,很受大家的喜爱。常听街坊邻居夸奖说:“你家灯笼卖不完的话,别人家的灯笼就卖不动。”
20世纪70年代,一个叫徐云的画家下放到了王桥公社(后改为罗店镇),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徐云在劳动之余,经常习书练画,引来许多爱好画画的农民向他求教。为满足众多青年农民学习绘画的要求,公社还举办了美术培训班。全公社上至五六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儿童都踊跃参加,学习绘画。
袁月英的父亲参加了第一批培训,他和乔新河、刘道生、张国安等成为农民画的创作骨干。那时,她的父亲和其他人一起经常在乡文化站画农村宣传画,小队按正常出工记工分。他们创作了许多宣传农村政策、反映农村生活的农民画,如《开会归来》《新春第一天》等。因为这些绘画作品均出自王桥农民之手,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新生事物,这些作品被称为王桥农民画。后来在省里举办的一次展览中,王桥农民画入展作品90多幅,袁宝华创作的《丰收在望》获得了一等奖。他逐渐成长为一位农民画家。
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劳动力从田地里被解放出来。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袁月英家在1982年搬到了罗店镇。她父亲在镇上租了两小间门面,卖日用百货。他还经常代写春联、画古色古味的年画,为乡村刷标语、画壁画。闲暇时间,袁宝华在创作农民画的同时,开始摸索如何把绘画作品变成工艺品,推向市场。经过不断尝试,他通过用麦秆制作的麦草画工艺品,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麦草画,就是以小麦的麦秆为原料,然后再通过蒸、熨、烫、烙、刮、贴、剪、粘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制作而成。麦秆的纯手工收割和选择很关键,直接决定了麦草画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展现花鸟草虫和人物的文化艺术内涵。
袁宝华创作的麦草画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十里八乡无人不晓。他对民间艺术的不懈追求,尤其在麦草画制作方面的探索,引起了乡领导的重视。经乡文化站的文化专干推荐,他以农民的身份,被聘请到乡文化站上班。
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都在扶持乡办、村办企业。1990年,在乡领导的支持下,袁宝华拿出多年的积蓄1万多元,又外借1万元,利用乡文化站闲置的一个院子,成立了“天中麦草画公司”。从此,他开始了麦草画的创业历程。当时条件非常艰苦,除了10多间房子围成的一个小院子,什么也没有,所有原材料都得靠自己购买、制作、收集,困难可想而知。但他还是把“天中麦草画”推广了出去。袁宝华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收集大量信息,只要听说有地方办展销会,他就会带着麦草画作品搭汽车或坐火车赶去宣传、销售。就这样,很多地方的人都知道了汝南县罗店镇的麦草画。袁宝华也得到了县、乡领导的大力支持,转为正式职工,当上了罗店镇文化站站长。
在父亲的影响下,袁月英从小就对绘画、剪贴等技艺掌握得很熟练。1991年,她从郑州政法干部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到罗店镇政府上班,就跟着父亲制作麦草画。父亲倾情制作的每幅麦草画作品,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父亲敬业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她。
袁月英说:“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次外出卖画的经历。四川成都要召开全国工艺品展销会,父亲让我和姚西真、张国安、刘玉勤一同前往。我们每人提着三四幅麦草画作品,搭汽车、坐火车,一路风尘仆仆到了成都。由于父亲早先通过电话提前为我们报了名,我们4人很顺利地进入了展销会会场。会场里人山人海,充满天南海北的口音,还有一些外国客人在里面穿梭。好多人围着我们的麦草画观赏、询问,先是惊讶,然后赞叹不已。那一刻,我感到发自内心的骄傲,为我父亲坚守的事业感到自豪。”
1998年,袁月英创作的麦草画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2001年,“天中麦草画”受到国家及省、市旅游部门的认可,公司被省旅游局指定为《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天中麦草画”商标还被国家工商局注册,并取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
随着“天中麦草画”的影响不断扩大,省、市、县领导把“天中麦草画”当作一张特色名片,向外界推广。许多慕名而来的顾客都到罗店镇的生产公司参观、购买麦草画。2004年,乡镇机构改革分流后,袁月英更是全身心投入麦草画的传承、研发、销售工作中,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2009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袁宝华竟然不幸过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庭。袁月英的哥哥接管了“天中麦草画”的制作与销售。父亲的去世对袁月英打击很大,她决定沿着父亲铺就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不仅要走好,还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
袁月英重新注册了“袁月英麦草画公司”,在南海禅寺北门西侧临路租了一个两间两层的房屋,招了六七个工人,开始了她的创业历程。
2012年,由于公司扩大了规模,职工发展到20多人,房间不够用,袁月英又搬到了三门闸一个旧面粉厂院内。那里场地虽然不小,但地势低洼,环境条件差,原料和产品运输也不方便。2013年,袁月英又搬到了县产业集聚区,建成了现在的办公室和生产基地,公司算是安定了下来。
尤其在麦草画的创新发展上,袁月英付出了不少心血。她认为,不管干什么,可以丢钱,绝不能丢信誉,坚持让客户满意。
为了让麦草画形象逼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袁月英还大胆尝试。经过无数次试验,她在原来平贴的基础上,创作出了立体图画。传统麦草画采取平贴的方式,形式单一,立体感不是太强。袁月英就想把麦草画制作得活灵活现,比如把花制作成和盛开的一样。开始她没有经验,麦秆折不起来,没有柔软度。因此,麦秆的处理首先是一个难关,麦秆不能太硬,必须刮得很薄。其次,熨烫的程度也要掌握好,这样层次感和立体感才能显现。制作的时候不可能一次成功,要先试着制作一朵小花,成功后再制作大的。
在摸索中,袁月英创作的月季、牡丹等立体麦草画,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创作的山川、石头、动物、飞禽等作品,更是大气磅礴、呼之欲出。
通过不断探索,袁月英把汝南的梁祝文化、宿鸭湖风光和平舆的车舆文化、泌阳的盘古文化、西平的嫘祖文化等人文自然特色融入画中,提升了麦草画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我还在县城北门建立了袁月英麦草画文化艺术培训中心,重点开展残疾人麦草画技术培训,带动残疾人就业。我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让残疾人通过培训在家就可以就业,不出门就可以挣钱,让他们通过自食其力走上脱贫致富路。”袁月英说。2015年,公司被省残联评为“河南省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019年,公司又被中国残联评为“中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从事麦草画制作和研发20多年来,袁月英创作的麦草画作品获9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证。同时,她也荣获了市拔尖人才、省高级民间艺术师、省宣传思想文化专门技术“四个一批”人才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