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奋斗成就新西平
——西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记者 丁振 通讯员 胡军华


    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群众乐享幸福生活。

    活力西平青春无限。

    花海新城醉美西平。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梦想的新篇。
  站在年末岁尾的时间节点,舒展今日西平画卷,绿色西平、创新西平、活力西平、实力西平跃然而出,一幅幅城乡焕然一新、民生不断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新图景正次第精彩呈现。
  回首奋斗历程,展望美好前景,嫘祖故里,一座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宜居宜业之城正款款而来……
   综合实力再攀新高,各项指标“全面飘红”
  一年来,西平县矢志不渝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发展,把准发展大势,保持战略定力,全面落实“六稳”政策,持续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初步测算,201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76亿元,同比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8亿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02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97元,增长9.2%;各项存款余额27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2亿元,同年初相比分别增长9.6%和11.3%;主要经济指标和发展指标位居全市先进行列。
  奋斗铸就梦想,奋斗成就辉煌。2019年,西平县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市、区)、中国服装制造名城、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等称号;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评估验收和省级文明县城复检,荣获全省首批森林城市等。
    县域产业蓬勃发展,工业新城“强势崛起”
  吊塔林立、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虽然临近春节,但走进总投资25亿元的嫘祖服装新城·智尚工园二期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加班加点、热火朝天的繁忙施工景象仍然随处可见。
  据了解,嫘祖服装新城占地面积约5.31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分二期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后,可入驻各类纺织服装企业1000家,用工10万人以上。未来,嫘祖服装新城将被打造成一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最大转移承载地、供应链价值提升的示范地和智能制造基地。
  目前,智尚工园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已有领秀、爱慕、华之诺、新思维等50多家企业入驻。中国女裤第一品牌领秀梦舒雅、中国内衣领导品牌爱慕、自主知名女装品牌歌锦、外贸基地型企业阿尔本、童装知名品牌棉娃娃、大型服装出口企业国泰服饰、杭州女装代表品牌3S等项目建成投产,贵诗迪、依思贝等项目正在建设,成为迪斯尼、优衣库、海澜之家等知名品牌的代加工地,全年生产各类服装2000万件。
  为提升西平服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西平县与全国纺织服装行业联合举办了走进“河南·西平”系列企业对接活动;与黄淮学院共商共建,成功签约了“嫘祖服装智能制造学院”项目,开启了西平服装智能制造的新篇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目前,西平全年生产各类服装2000万件,随着西平纺织服装的迅猛、强劲崛起,西平县被评为中国服装制造名城。
  发展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只是西平县壮实体、牢根基,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一个侧面。
  西平县还依托传统产业优势,致力于农牧机械、电力装备、食品机械“一主导三分支”发展模式,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鼎力杆塔与中兴集团、黄淮学院等加强合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瑞航农牧、金凤牧业、万华机械、金牧人机械等企业与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推进智能化改造,打造畜牧装备全产业链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畜牧机械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按照清晰的产业结构定位,西平县努力提升集聚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坚持“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在加快嫘祖服装新城·智尚工园二期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畜牧机械产业园、食品机械产业园、包装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形成了“一园一业、一业多品”的发展格局,挺起了西平工业脊梁。
    城乡建设提质增效,颜值气质“内外兼修”
  花草、绿树,碧水、河坝……人在景中游,景入画中来。
  1月17日,两年多没回老家、从广州返乡探亲的于宏建看到家乡西平橡胶坝附近壮丽美景,连声感叹西平变大了、变美了……
  畅行西平,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柏国大道、经贸路、棠溪大道、建设路等6条道路升级改造焕然一新;西漯快速通道基本建成,周驻南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路网体系持续完善。
  2019年,西平县进一步加强城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厕19所;投放共享单车3300余辆,新装燃气用户6000余户,较好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花马刘社区、东关片区、未来大道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扎实推进,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区绿化面积121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0.3%,绿化景观持续升级;西平生态湿地公园、嫘祖海棠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正迅速崛起……
  “这里好像不一样了,商店门口宽敞明亮,早晨高峰时段通行也很顺畅。”1月18日上午,市民吕先生从城区东关农贸市场经过时,感叹西平城市管理的巨大变化。
  去年以来,西平县以“四城联创”为载体,深入推进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治、城市清洁行动、交通秩序集中治理,县城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井然有序,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县城评审验收、省级文明县城复检。同时,该县加强城市数字化管理,推进明亮工程,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顽疾,提升了城市颜值。
  该县还坚持以文化城,提升城市品质,圆满举办了己亥年嫘祖故里拜祖大典、中华母亲节、第二届海棠旅游文化节等大型活动10余场,城市品位、城市内涵持续彰显。
  春节前夕,行走在西平城乡之间:一处处漂亮精致的居民小区、一栋栋崭新而别有风味的农家新居、一个个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城乡同频共振渐入佳境,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近年来,西平县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把美丽乡村与城市建设统筹推进,积极推进“千万工程”示范村和“四美乡村”示范村创建,涌现了盆尧于营、杨庄马楼等32个“四美乡村”示范村,重渠武海、人和王孟寺等7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同时,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整干净、摆整齐”的要求,对271个行政村开展了专项整治,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2019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暨“三农”重点工作推进会在西平县召开。
   系列攻坚补齐短板,三场硬仗“再战再捷”
  近年来,西平县坚决扛稳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政治责任,紧盯目标任务,聚焦突出问题,采取超常规举措,集中力量攻坚,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防风险,关键在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该县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严控社会稳定风险,坚持“解决问题、解开心结、搞好稳控、依法处置”,集中开展问题楼盘等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严格金融风险防控,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化解专项整治行动,处置打击非法集资,排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企业188家;严防安全生产风险,落实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责任,成功创建了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决胜脱贫攻坚,步履铿锵,信心十足。该县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克服贫困人口基数大、因病因残占比高、脱贫攻坚任务重等压力和挑战,充分发扬敢于担当、敢打硬仗的精神,通过持续推进扶贫政策、做强产业项目带动、实施光伏发电带贫项目等,以“绣花”功夫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完成了8个贫困村出列、6966户13500人脱贫,超额完成了市定目标。
  狠抓污染防治,全力以赴,如火如荼。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市委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巡察整改为契机,以“六控”防护和“三散”治理为抓手,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净土保卫战,PM10、PM2.5同比下降8.7%、7.3%,全年优良天数达195天,进一步实现了经济运行与生态环保同向好转。
    民本民生保障有力,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行进西平,民生无小事,“衣食住行医教保”逐一落实落地……
  在教育事业方面,该县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划片、就近、免试”的原则,有效控制了中小学大班额现象;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各项政策,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1036人,免除7.6万名学生学杂费,发放各类生活补助747万元;新建幼儿园1所,新增学位330个,完成杨庄高中餐厅、厕所改扩建工程,启动实施西平高中图书科技楼项目,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在卫生事业方面,该县深入开展“三个一批”专项行动,全县469名大病贫困患者全部纳入集中救治;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就医结算政策,累计免收住院押金4796.7万元。同时,“两癌、两筛”完成年初目标,“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平台实现县域全覆盖,较好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
  在社会保障方面,该县加快养老体系建设,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津贴1454.4万元,全县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投入资金1450万元,提升改造敬老院13所;加强城乡低保管理,2.4万名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全年发放低保资金5236.9万元;关爱特困群众、残疾人、孤儿等群体,发放供养金、残疾人补贴、救助金4476万元,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安全保障方面,该县畅通绿色邮政、领导接访、网上信访、电话接访等信访渠道,让群众充分表达利益诉求;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行动”,集中化解信访积案;健全“一村一警”制度,推进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筑牢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黑涉恶案件79起,严厉打击了涉黑涉恶势力嚣张气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同时,西平县还不断深化社会心理服务“西平模式”,深入开展“六进、六服务、六严控、六结合、六提升”活动,发挥心理服务在脱贫攻坚、信访稳定等工作中的“减压阀”作用。如今,西平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在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动员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奋进新时代,嫘祖故里,未来可期!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