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代廷伟 代建新)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部署要求,坚持“三个强化”,点面结合,分类推进,全市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全市共促使主动说明问题90人、主动上缴违纪所得1131万元。
强化站位提升。一是持续深化认识。市委常委会召开4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省纪委监委有关以案促改工作部署要求和典型案例通报,听取全市以案促改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以案促改工作。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主导推进作用,多次召开以案促改专题会议,研究具体推进措施,不断深化以案促改。二是持续强化组织。市委出台《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意见》,及时调整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设立以案促改办公室,与法规室合署办公,为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三是持续加压推进。制订年度以案促改工作要点,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现场观摩职务犯罪人员庭审,常态化开展案件剖析,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全市以案促改工作扎实开展。
强化精准施策。一是精挑案例。今年以来,全市共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521份。其中,市以案促改办精挑细选典型案例35起,向3个县区党委、11个市直单位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14份。全市共剖析典型案件4088例,其中扶贫领域937例、环保领域289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576例,进一步夯实了以案促改工作基础。二是精选载体。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纠偏引正功能,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切实增强不想腐的自觉。2019年,全市党员干部通过不同形式开展警示教育5083次,接受警示教育21.35万人次。三是精细整改。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形式,把查摆剖析、整改落实作为以案促改的标靶。2019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4007场次,查摆突出问题8019个,排查风险点4625个,新建制度629个。
强化分类推进。一是聚焦重点领域。紧扣《2019年度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要点》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金融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等重点领域工作,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贯穿其中,召开牵头单位负责人座谈会,组织开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强以案促改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实施分类推进。不断深化扶贫领域以案促改,紧紧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目标要求,坚持一案一改,确保“以案促改到位”目标实现。扎实推进人防系统以案促改,专项治理问题起底、线索排查处置、风险漏洞梳理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认真开展金融系统以案促改,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适时开展以案促改“回头看”。有序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以案促改,市直生态环境系统认真学习贯彻省纪委关于省环保厅原巡视员马新春典型案例通报,开展以案促改,同时选取3起环保领域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商务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分别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等。三是紧盯重点问题。针对媒体曝光确山县非法采砂采矿毁林事件,市纪委监委制订下发《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砂百日行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市以案促改办及时向有关县区和市直单位下发通知,要求有关县区和单位针对百日行动期间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及时开展专项以案促改。全市共选取非法采砂采矿类典型案例17起28人,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