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君瑞
冬日的暖阳下,一排排整齐的果树漫山遍野,无边无际。马尾松夹杂其间,苍翠依旧。站在泌阳县马谷田镇河南村的一处山头远眺,满目葱茏,绿色仿佛从未离开。
河南村位于马谷田镇东北部1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区。若把时间坐标拉长,你会看到另一个河南村:赤岭荒山,土地贫瘠,在外人口中是个“鸟不来筑巢、鸡不来卧窝”的地方……
2011年,河南村从建强村党支部入手,依靠林果产业,不断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发展困局。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实现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今年,河南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实现了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由差到美的华丽转变。
昔与今巨变,荒岭变绿山
从年长一辈的记忆中拼凑河南村以前的模样,其画面之暗淡,很是令人唏嘘。
“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没有一棵果树。大家都是靠天种地,遇到干旱和阴雨天就绝收,全家一年到头只有几千元的收入。”村民余止景说。
马谷田镇是一个因瓢梨而兴、因瓢梨而富的地方,在清代种植规模和影响就相当大,曾以其独特的风味作为朝廷贡品闻名遐迩。然而,几年前,地处林果之乡的河南村还没有一棵果树,常年靠种庄稼生活,年年是麦茬豆、豆茬麦,收入微薄,村民生活极其困苦。
支离破碎的,不仅是经济,还有生态。山上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村内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外村的姑娘不愿来,本村的姑娘都外嫁。河南村为此还戴上了“光棍村”和“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当贫穷与生态脆弱相伴而生,唯有改革,才是河南村发展的出路。
2011年,时年59岁的余永立当选为河南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和群众的信任,让余永立寝食难安。望着起伏的连绵荒岭,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召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议,集思广益寻找出路。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依托瓢梨之乡的优势发展林果业,是振兴河南村经济的最佳选择。
为调动村民种植果树的积极性,河南村大力进行创新改革,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全村56名党员均分包联系贫困户。在党员的带领下,河南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激情空前高涨。
滴水穿石,目标明确,河南村的赤岭荒山上,绿色开始顽强生长。
通过8年的努力,河南村共修建改造道路32000余米,堰塘10个,灌溉井17眼,荒坡改梯3000亩,新栽果苗180000余棵,绿化景观道18000余米,植树10000余棵,全村基础设施进行了硬化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实现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
目前,全村丰水梨、晚秋黄梨、瓢梨、油桃等林果种植面积达3000亩,发展林果种植专业户120户,户均增收2万多元。同时,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果农又有了旅游收入。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花果园”。
“村在果园里,人在画中行”
每年三月,当梨花挂上枝头,河南村就变成了白色的海洋。来到河南村摄影和赏花的人们络绎不绝,让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显得热闹非凡。
河南村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强长板、固底板、补短板,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农村产业体系。
按照“有机、绿色、生态、循环”的发展要求,河南村党支部把发展林果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果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果园内建设了堰塘、道路、景观等设施,形成了“果树成行、鱼塘相连、道路成网、亭台点缀”的空间结构形态,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可憩可游的美丽果园示范村,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改革为河南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行走在河南村,村边的池塘内,波光粼粼、鱼儿欢跳;村外的果园里,果树纵横、十里飘香。山路环绕着果园,果园环抱着村庄,好一幅“村在果园里,人在画中行”的美丽画卷。
荒山披绿,凝结着河南村人的艰辛与汗水。如今,绿色开始回馈河南村。
余止景是最早一批受益者。望着自家的果园,他笑得合不拢嘴:“俺家种了10多亩梨树,属于村里最早一批果农,随着自采游和合作社的兴起,家里的梨供不应求。”
贫困户余永有说:“俺家土地果园入股分红、脱贫扶持入股分红,不用劳动就有钱,真好!”
今年68岁的余永起,曾经极力反对发展林果经济,如今自己的8亩果园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年收入达5万元。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发展理念如今刻在每个河南村人的心上。”马谷田镇党委书记杨春瑞说。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眼下的河南村,发展的底气更足,发展的思路更明。
为了规范管理,获得最大效益,村党支部创新思维,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鼓励村干部、成功人士、致富能手带头成立党群创业服务社,村党支部通过“党群创业服务社+公司+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把支部、公司、果农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果园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多方共赢。同时,河南村还采取了“党群创业服务社+合作社+农户”“党群创业服务社+扶贫工厂+农户”“党群创业服务社+光伏发电+农户”等模式,闯出了一条符合发展要求的改革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模式,带动全村发展林果采摘、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项目,真正把河南村打造成春赏花、夏戏水、秋摘果、冬养生的生态休闲旅游村,以旅游带动产业发展,从而使农民腰包更鼓、日子更红火。”余永立说。
山峦依旧起伏,山路蜿蜒不改,河南村的面貌已然天翻地覆,而河南村人改革发展的步伐,还在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