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驻马店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走向全国

记者 刘华山 高君瑞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在驻马店的土地上,流淌着这么一种温暖又坚定的力量。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2016年以来,驻马店创新实施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把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解决残疾人基本需求问题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在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市政府督查室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政府督查范围,定期开展督察督办,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来自社会各方的爱心,汇聚成磅礴力量,拉着全市60万残疾人一道,共同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
   集中托养,从“致贫一家人”到“解放一家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驻马店有60万残疾人,占到河南省残疾人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有49万残疾人生活在农村,比一个中等县的人口还要多。有24万残疾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建档立卡的智力、肢体重度残疾人有2.96万人。面对这么一个贫中之贫、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庞大群体,服务保障如何落实?脱贫攻坚怎样突破?全面小康何日实现?这是市委、市政府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
  “解决好这一问题,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市委书记陈星掷地有声。
  2016年,驻马店开始积极探索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托养对象必须是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二级以上残疾且日常饮食起居不能自理的人员,坚持“就近就地、方便群众、医养结合”原则,按照“户申请、村申报、乡审批、县备案”程序,制定个人申请、监护人委托等文书,确保入住对象精准。
  整合乡村卫生院(室)房屋资源,每座乡级、村级托养中心分别按照入住30名、10名人员标准,统一设计住室、医疗室、康复室、办公室、厨房、餐厅等医疗设施和生活设备。
  在上蔡县托养中心,1个护工和2个熟悉的重度残疾人同吃同住,24小时不间断护理,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天由医疗人员进行例行巡诊。通过对贫困重度残疾人的集中托养,已建成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32个,入住重度残疾人551人,实现全县26个乡镇(街道)托养中心全覆盖,实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效果。
   创新探索,建立“互联网+健康扶贫”服务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扶贫属于精准扶贫的一个方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在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打好这场硬仗,就是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
  为了打好这场硬仗,除了必要的吃、住、康复等功能,驻马店市还创新探索了“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让残疾人不出托养中心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诊疗服务,把医疗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贫困残疾人的病床前。
  2017年11月,平舆县庙湾镇贫困户李新妹突发肺源性心脏病,病情十分危急,村卫生室立即通过平台联通县医院专家在线诊断治疗、指导用药,李新妹很快转危为安。
  李新妹的经历只是受益于健康扶贫工程的例子之一,这一切都是源于三级信息化诊疗平台。
  三级信息化诊疗平台包括建立县级“互联网+健康扶贫”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建立服务点。
  县级“互联网+健康扶贫”服务中心主要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检验、远程教学、康复指导等医疗服务。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向下联通到19个乡镇卫生院、224个村卫生室,向上联通到北京、郑州多家医院,是承上启下的枢纽中心。会诊系统同时连接到县级医院内各终端科室,医生在科室可直接与乡村开展会诊业务。
  三级信息化诊疗平台的建立,把县级医疗服务延伸到基层村室,使贫困群众不出乡村就可享受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为贫困群众搭建了看病就诊的“直通车”。
   精准扶贫,“驻马店模式”叫响全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最早探索实践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的上蔡县,一方面把所有护工岗位优先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放,为贫困家庭提供稳定增收岗位近400个;另一方面,经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这些贫困户家庭的劳动力掌握实用技术,促进他们外出务工、转移就业。目前,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已解放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劳动力320多名。这些劳动力均实现了再就业,获得了新收入。
  2018年5月25日,全国推动因残致贫家庭脱贫攻坚暨失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现场会在驻马店市召开,大会提出在全国推广驻马店市的经验做法。这一模式还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被国务院扶贫办推荐为“全球减贫案例”,已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残疾人脱贫康复需要大家的帮助。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离残疾人越近,残疾人离困难就越远。”201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到驻马店实地调研重度残疾人托养模式,对这一做法高度肯定。她深情地说,只要我们大家都用心去做,残疾人一定会得到更多实惠,残疾人事业发展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了这里。10月28日,驻马店市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新模式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播出,讲述了驻马店市为帮助残疾家庭尽快脱贫,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全市建立“市级统筹、县乡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新模式,实现了“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的目标。此外,10月21日的《经济日报》以《为贫困残疾人家庭解难题》为题、10月23日的新华社以《托养一人脱贫一户温暖一方——探访河南驻马店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为题、10月23日的《光明日报》以《河南驻马店:托养一个人、幸福一家人》为题,都对驻马店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进行了详细报道。
  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如今,驻马店60万残疾人正在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发展。在同奔小康的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