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守初心保平安 担使命促和谐
——平舆县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刘付明 文/图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说,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平安,既是治国者的宏大理想,也是老百姓的朴素追求。
  数字见证历史。2016年下半年,平舆县公众安全感指数在全省157个县(市、区)中排名递进到第95位,较上年同期上升55个位次。2017年上半年,攀升至第41位,较2016年下半年一举上升54个位次。2017年下半年,全县公众安全感满意度为93.45%,在全省排名第52位,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为92.49%,排在全省第18位。2018年上半年,全县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4.017%,在全省排名第42位,较2017年下半年第52位大幅提升10个位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满意度及排名全省第51位。2018年下半年安全感指数在省排名30位,执法满意度排名全省第2位,扫黑成效满意度排名全省第3位,全县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再次实现“双提升”。

健全平安建设责任体系

  紧紧抓住综治维稳领导责任制这个“牛鼻子”,通过完善明责、履责、问责的全程责任体系,最大限度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平舆县委树立“大平安”理念,强化综合整治,创新基层治理,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着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强力推进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2016年、2017年、2018年相继开展“平安建设突破年”“平安建设深化年”“平安建设提升年”活动,公众安全感指数在全省各县(市、区)的排名持续实现历史性突破。
  基层稳,全县稳。重心下移,把网格管理作为“重头戏”,全县合理划分网格,构建管理体系,建立了“三级五层”网格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了网格长述职述廉制度、日巡查制度、村规民约制度、平安创建制度、十户联防巡逻打更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等,确保规范运行。
  “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群众关注什么就重点整治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以民意为导向,平舆县有效巩固了基层维稳阵地,提升了基层维稳水平。科学划分巡逻区域,坚持三班倒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构筑了严密的城区动态防控体系,有效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增强了群众安全感。
  “喂,您好!我是民情调查服务中心民警,现在进行群众安全感调查,希望耽误您的时间回答几个问题……”县民情调查服务中心民警正在拨打平安建设调查电话。
  该县把民情民声作为“风向标”,平舆县在全省第二个成立了民情调查服务中心,开通10部民情调查电话和4部民情热线电话,从县移动、联通、电信公司提取了全县50多万个电话号码,调查员每天通过主动拨打群众电话,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随时接听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和信息,对群众的调查工作建立了安全诉求接听、登记、汇总、转办、回访等一系列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安全诉求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把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织就打击防范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
  平舆县把每年4月确定为全县中小学校安全教育月,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升国旗、黑板报、微信等形式,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各学校悬挂“关爱生命,请勿私自下水游泳”等横幅,在校门口醒目位置张贴防溺水永久性标志,同时组织全县师生及学生家长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公益活动。县教育、综治、公安、水利、城建、民政、共青团、妇联八部门组成四个督导组,对全县开展多轮集中督查,近年来,全县无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溺亡事件。
  为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县政府按照人均1元的保险费用,拿出99万元为全县所有居民家庭养殖的牛、羊、猪和粮食及电动车(两轮、三轮)购买了治安保险,从2017年5月1日起,凡发生被盗抢案件后造成财产损失的,县人保财险公司将根据财产损失情况给予赔偿。严格落实刑满释放、社区矫正、涉邪教和戒毒等人员帮教衔接机制和综合管控措施,特别是加强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近年来,全县无发生一起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
  全县各乡镇(街道)将心理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和村(社区)综治中心都建立了心理调解室。县综治委还成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县综治中心开展工作。首批在公、检、法、司、卫计、民政等综治委成员单位建立了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积极为全县社会各界群众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全县紧紧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员进行摸排,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涉黑线索,及时跟进、快速核查、认真处置,坚决避免干扰案件处理现象的发生。深挖彻查,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整建并举,健全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层层谈话活动和督导检查落实问题整改。坚持边摸排、边取证、边收网,采取专案专办、异地办案、提级侦办等措施,坚决以“零容忍”态度,重拳出击,依法从严惩治。此举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安全感,提升了满意率,扎实推进了平安建设各项工作。

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平舆县出台《关于完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县综治中心专门设立调解室,在县群工部(信访局)建立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办公室,建立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村(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室、村民小组调处化解室。特别是村民小组调处化解室的建立,切实把群众诉求从平台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真正成为社情民意的收集站和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同时,深入开展“大调解”和行业系统、基层星级平安创建活动。全县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衔接配套的运行机制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同时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有效地减少了群体事件的发生。大力开展“平安单位”“平安市场”“平安商场”“平安医院”“平安文化市场”“平安汽车站”“平安校园”活动。同时,开展“五星级乡镇”、星级“平安村(社区)”、星级“平安和睦家庭”活动,每年1月由乡镇初评、县里考核,县综治委命名表彰一批达到平安创建标准的单位。
  每年至少两次组织由50多家县直单位参加的集中宣传活动,并在城区车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家属楼院等人员密集地方以及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开展巡回宣传;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提升安全感”和“小手拉大手,共筑安全感”活动;在县电视台、《舆乡风》《驻马店日报·平舆特刊》和新媒体平台设立“平安平舆”专栏,并对全县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采访报道,开展全县“十大优秀政法干警”“优秀网格长”评选和先进事迹展播活动,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