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砥砺奋进奔小康

刘付明 严驰 文/图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腿。”万冢镇三桥村残疾夫妇姚红善、赵忠芳的励志故事在平舆县广为流传。姚红善失去了双下肢,妻子赵忠芳双目失明,这样一对特殊夫妻,相濡以沫,通过在家门口的户外休闲产业加工点务工摆脱了贫困。
  “呜——呜——”随着划破长空的汽笛长鸣,满载平舆县户外休闲用品的“平舆——宁波舟山港号”专列从驻马店火车站北货场缓缓驶出。30多个小时后,这些平舆人民用勤劳双手编织的货物将从宁波舟山港装船出发,出口海外。
  9月20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共有140个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获奖。平舆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全省实施的“巧媳妇”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全省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暨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推进会、全省拟退出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相继在平舆召开,中央、省、市相关领导密集赶赴平舆走访调研……

党建引领脱贫路

  近年来,平舆县把夯实基层建设作为固本之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严格落实各级
  党组织及党组织书记的主体责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建立任务、问题、责任“三个清单”,构建承诺、
  述职、评价、问责“四位一体”的党建综合考评体系。
  严格村“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对软弱涣散村和后进村进行集中整顿。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村民的决策权;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村民的参与权,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调动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评选红旗党支部,激发村级组织争先发展的内生动力,奖惩分明,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贫困地区发展缺什么?除了缺资金、缺技术,更缺人才,尤其是肯扑下身子、一心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平舆县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党员干部的“竞赛场”,形成了“好干部到脱贫一线去,好干部从脱贫一线来”的鲜明导向。
  为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北京矿冶集团、省商务厅、省建行、省邮储银行、驻马店市委统战部等单位与平舆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在教育、科技、产业、卫生等领域做扶贫文章。截至目前,中央、省、市、县共下派31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400多名驻村工作队员;7000余名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

产业浇灌致富苗

  十字路乡,以种植精品西瓜而闻名的李芳庄农业种植合作社,今年流转土地3200亩,建设温室大棚300座,产业带贫覆盖周边3个行政村,带动80多个农户从事精品西瓜栽培。双庙乡张付楼村贫困户李
  二红在村委的支持下,搭建了近300平方米的厂房,带领该村50多人务工,成为远近闻名的“带富先
  锋”。“平时一天挣七八十元。”清河街道冯寨社区居民范桂香自豪地说,“最多的一天在产业园挣160元。政府帮你,更要自己勤快,自己肯干才行。”……在平舆,脱贫故事生动每天都在上演。
  平舆县把产业引领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跳出扶贫看扶贫、跳出扶贫抓扶贫,将皮革皮具、建筑防水、户外休闲、白芝麻、电商等县域经济“五大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坚持“双线作战”,在高质量跨越发展、脱贫攻坚两大“战场”中捷报频传。在李屯镇前岗村藤编车间,引藤、穿藤,再绷紧压实,78岁的贫困老人李留胜戴着老花镜,手脚麻利地
  编织着休闲小凳。“现在每天可以编十多个,收入七八十块。”老人知足地说,务工收入加上县里的各项补
  贴,日子比以前舒坦多了。
  产业兴,百姓富。如今的平舆广大农村,村头的扶贫车间搭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平台,引导他们学会一门技术、找到一个出路,从而脱贫一个家庭,让平舆县的村民从“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变为“在车间工作的新农民”,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舆乡盛开幸福花

  平舆县东和店镇小吴村,是平舆县最为偏僻的行政村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曾是阻碍小吴村发展的“拦路虎”。对此,小吴村村民有过难忘的记忆:有人怕旱,4200多亩耕地,配套的机井严重不足,为了自家庄稼苗早点喝上“救命水”,每逢抗旱保苗时,村民们就会背着铺盖卷守在机井旁边;有人怕涝,夏季一场大雨,整个村庄的道路变成了“沼泽”。
  如今你走进小吴村,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宽敞的主街道,整洁的小胡同,新建的文化大舞
  台,丰富多彩的文化墙,绿色的小游园……据了解,精准扶贫开展以来,该村累计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新修水泥路16公里,各村民组修建文化大舞台、卫生室,改善人居环境,全村所有农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平舆县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路越修越宽,解决了78个行政村群众出行难问题。水越喝越甜,全县农村饮水实现安全全覆盖、农村居民自来水“户户通”,农村集中供水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水质达标率100%。人居环境越整越美,日子越
  过越红火。创新互联网+健康扶贫的模式,建立“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服务中心,形成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服务站、村卫生室服务点互联互通的三级医疗服务平台。制定出台了四免、三提高、两兜底、一补偿的医疗救助政策体系,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深入实施一系列教育民生工程,2018年,全县共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在校生22041人次、发放资助金1824.68万元。
  扶贫的故事讲不完,脱贫的幸福持续不断。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平舆正以愚公移山的意志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干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交出一份漂亮的“平舆答卷”,奋力谱写脱贫攻坚新篇章,使舆乡大地处处开满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