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冯玉梅、市教育局局长王和平等领导参加2019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汽修车间实训。
会计手工账实训。
计算机实训。
数控车床实训。
园艺实训。
方队表演。
职业教育工作会之礼仪服务。
记者张士君通讯员万永凯
在天中大地的阡陌田塍上,他们在谋划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在麦浪起伏的金色田野里,他们正在精心选育优良品种;在高效农业实验室里,他们在为优质高产作物的种子催萌;在养殖基地里,他们在为畜产品改良攻关;在高校讲台上,他们在讲授现代农业科学的发展。这些遍布祖国建设各条战线的英才们,有一个共同的人生拐点,在那里,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事业开始起航扬帆。这个人生拐点就是他们共同的母校——驻马店农业学校。在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70华诞之际,让我们走近他们共同的母校,去感受驻马店农业学校的光荣与梦想……
2010年10月,根据驻马店市委、市政府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的整体部署,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达驻编【2010】90号文件,将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并入驻马店农业学校,保留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牌子,组建全新的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
昨天——历史的辉煌
汝南园林学校是我省最早的园林、园艺类专业学校,其前身最早为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汝宁府管办的“南湖书院”。1903年,受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兴国”思想的影响,南湖书院在讲授“经史子集”之余,开明地讲授了“农林蚕桑”科的内容,这些“致用”之术引起了在院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也是我省“农林”新学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讲,汝南园林学校对我省“农林”职业教育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10年,在西洋文化的影响下,这个旧式的书院被改为“淮西中学堂”。此后的几十年间,校名近十次更迭,直至1975年正式定名为“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并沿用至今。
驻马店农业学校创建于1975年,初始名称为“驻马店五·七农业劳动大学”,1977年正式定名“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并沿用至今。
从1903年至今,两校以职业教育为己任,立足天中,坚守农林,兼顾其它专业,全体教职员工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量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默默耕耘在农林生产一线,成为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中有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陶明伦、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所长张阳升、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方伟、教育部原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博士生导师李宇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原副院长李庆卫等。这些从驻马店农校走出的国家栋梁,像里程碑一样标示着驻马店农业学校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治学育人、做大做强的一路辉煌!
今天——现实的荣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驻马店农业学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抢抓时代机遇,锐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服务和管理,强内涵、树品牌、创特色,学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中专”、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河南省中职管理强校”、首批河南省“双高”(高水平职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示范校,成为省内为数不多获得这些殊荣的中职学校。
学校新校区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大道与重阳路交叉口,地处市职业教育园区的西北隅,占地300亩,一期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可容纳学生8000人,2016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学校编制人数300人,现有教职工25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78人,省级职业教育专家3人,省级名师5人,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评员33人。现有汽车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农林科学系、动物医科系、德育部、基础部、体育部等9个系部,开设有现代农艺技术、园林技术、植物保护、畜牧兽医、计算机平面设计、汽车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与应用、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20个专业。学校深化专业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了现代农艺技术和畜牧兽医两个特色专业,汽车应用与维护、计算机平面设计、现代农艺技术、物流管理与服务等5个国家级示范性建设专业。
明天——未来的希望
2018年1月30日,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获原农业部复函。作为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的目前全国唯一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是传统农区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日前,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备忘录,备忘录中明确指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开办职业教育,支持建设一批股份制性质的职业院校(二级学院、系部)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信号已经发出,导向十分明确。
驻马店农业学校(汝南园林学校)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1956年从汝南园林学校(当时叫汝南园艺学校)分走的豫南农专现在已发展为本科层次的信阳农林学院。解决农校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当前学校的软硬条件基本都已具备,学校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我省、我市对高层次农林技能人才的需求,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高校配套,所有这一切,都给驻马店农业学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正逢其时。
我们可以乐观的预见,一所地处天中大地新的高等院校已呼之欲出,驻马店农业学校将迎来历史性的、高大上的华丽转身。
学校主要办学特色:
▪“双基双优”教学法使师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大幅提升。
▪准军事化的学生管理,重视细节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养成教育使学校的日常管理水平和学生素质有了质的飞跃。
▪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严谨周到的后勤服务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两条腿走路,学校发展更稳健,学生出路更宽广。
▪发挥科技和教育资源优势,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
驻马店农业学校大事记
1903年,汝南园林学校前身“南湖书院”,正式开启了我省农林职业教育的序幕。
1975年,驻马店农业学校正式建校。
2007年,驻马店农业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2009年,驻马店农业学校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0年,驻马店农业学校与百年老校汝南园林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
2012年,驻马店农业学校被评为“河南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2013年,驻马店农业学校被授予“驻马店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荣誉称号。
2014年,驻马店农业学校获批“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称号。
2015年,驻马店农业学校荣获“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委员会农牧专业副主任单位”称号。
2016年,驻马店农业学校迁入驻马店市职教园区新校区,同年获得首批“河南省中等学校质量管理强校”荣誉称号。
2019年,驻马店农业学校获批省“双高”(高水平职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