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加强界线管理 推动和谐建设
——我市多举措做好界线管理工作综述

记者 张新理 通讯员 冯争

  近年来,我市坚持界线管理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总体目标,采取“1234”工作法,认真履行界线管理工作职责,各方面工作取得实效。
  多年来,我市把平安边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放到党和政府全盘工作中部署谋划推动,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激励制约机制,加强考核和检查评比。市、县两级成立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处置边界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组织队伍健全,任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界线管理格局。
  2015年,我市全面推行界线管理“两图一责”制,编绘、印制了《驻马店市行政区域内省、市、县三级边界线界桩分布示意图》,全面实行界线管理网格图、界桩管护示意图,签订《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责任书》,落实界线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网络,促进界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健全化、规范化。2018年,组织界线毗邻双方县区政府签订《平安边界友好协议》,乡政府、村委会签订《平安边界友好公约》。同时,结合驻马店实际,2019年,建立了行政区域界线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出台了《驻马店市行政区域界线领域内重大事项工作报告制度》和《驻马店市行政区域界线领域突发争议纠纷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确保风险隐患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最大限度把边界地区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我市建立了界线管理联席会议、边界矛盾纠纷排查、边界纠纷部门会商和联合查处、定期沟通互访、工作绩效评价、信息共享和工作通报等制度,促使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力保障了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把界线管理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加强界桩维护和界线管理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方面,加强界管干部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交流工作经验,提升界管人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聘请界桩管护人,对其登记、建档,发放《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护证》,制订界桩管护人职责,落实界桩管护费,并配备野外巡检所需的防护设备,确保“一桩一人一证一责一费”。
  市委、市政府在2009年~2011年先后实施两次行政区划扩大调整,导致总长616.81公里的7条市、县两级边界线需要重新勘定。为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我市迅速开展勘界工作,采取走访调研、实地踏界、定界定桩、埋桩测绘、成果归档“五步工作法”,建立并落实“村居管点、乡镇管段、县区管线”等责任制度,确保边界线走向真实清晰。2015年,圆满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后7条边界线勘界、成果资料归类、建档立卷与上报工作。我市紧紧围绕“一个方案、两次会议、三个阶段、四项成果”的联检工作目标,坚持界桩更换规格统一、时间统一、成果统一“三个统一”原则,高标准、严要求,克服市财政资金紧缺困难,选制更换A型和B型界桩,截至2017年,我市圆满完成市县两级21条边界线联检与106块新型界桩更换工作。2018年皖豫线阜阳市驻马店市段联检工作中,驻马店市主动与阜阳市沟通,双方密切配合,圆满完成省界第四轮联检和新型界桩更换工作。近几年,我市狠抓界线档案管理工作,配有专用档案室两间,先后投入近20万元,配齐了档案柜、地图柜、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摄像机、照相机、移动硬盘(500G)、装订机等必需硬件设备。日常工作中所有文件资料采用分类归档法,凡是应归档的资料必须是正件与附件、原稿与复印件、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一起立卷,做到案卷封面、各种标签和编码整齐、清晰、用字规范。自2012年起,对省、市、县三级边界线全部资料进行电子建档,一年一归档,共录入勘界、界线管理241卷,市、县两级1∶5万工作用图、附图共76卷308张。全市10个县区也全部建立了界管电子档案,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为边界地区风险防范化解提供有力依据。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界线档案归档、管理、资料查阅、立卷管理、档案员守则、保密、电子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制成板面上墙。每年充分利用“四大载体”,广泛宣传界线管理工作。一是常年利用道路标牌广告位宣传界线管理相关条例、办法、政策标语等;二是利用法制宣传日、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等活动印发界线管理知识手册发放给群众;三是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微博、微信、报纸等媒介撰写专题文章宣传界线管理工作;四是制作设置界线界桩宣传标识碑,进一步增强界线双方干部群众依法治界管界和依法护桩管桩意识。目前,省、市两级和部分县级边界线界桩宣传标识碑已设置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