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吴晓玲(左二),市委书记陈星(左一)在遂平县委书记何冬(右二),县委副书记、县长侯蕴(后排右一)陪同下在徐福记园区调研。
驻马店市2019年第二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可米实业高端休闲食品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遂平县举行。
一加一天然面粉有限公司外景。
今麦郎生产车间。
克明面业外景。
燕京啤酒生产车间。
今麦郎产业园外景。
近日,在驻马店市遂平县的今麦郎食品工业园生产车间里,一条条智能生产线有条不紊运转着。一分钟,一条袋装生产线能产300包方便面,桶装的生产线则是360桶,每天从这个生产基地里产出方便面8.4万箱销往全国。
像今麦郎这样的企业在遂平县比比皆是。2018年以来,遂平县紧抓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建设机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规划、强化载体、破解瓶颈、集聚产业、融合发展五个着力点,紧扣高质量跨越发展目标,强力推进兴工强县发展战略。至目前,遂平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8家,其中“四上”企业117家,已汇聚徐福记食品、五得利、众品食业、克明面业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遂平县产业集聚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创业基地、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
坚持集群发展 打造特色产业
为实现从“集聚”到“聚变”,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遂平县委、县政府把食品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作为两大主导产业进行培育,紧紧抓住我市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农产品加工投洽会落户我市的发展机遇,坚持“招商、产业、机制、环境”四轮驱动,实现了主导产业、经济结构、城市建设“三大提升”。
该县紧盯延伸链条抓产业,一是往前补链,采取合作社+基地+企业模式,为食品加工企业建基地,在全县打造了30万亩的优质油料种植基地、30万只的蛋鸡生产基地,规划了35万亩的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形成了从原料基地到各类食品研发、生产、检测、包装、物流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带动了高效种植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向后延伸,通过“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和县域内20多家电商企业,为企业产品销售服务,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成省级研发中心4个、市级研发中心3个,有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互相补链,在形成面粉、面条、糕点、休闲食品等链条基础上,配套建设纸箱、彩印、包装等项目,互相补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如今,遂平产业集聚区食品工业集群已形成了从原料基地、面制品加工、休闲食品生产到休闲食品研发、检测、包装、营销、物流于一体的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了以雀巢徐福记、今麦郎、思念食品、克明面业为龙头的食品工业集群,在传统产业链条基础上展开多层次延链补链。围绕食品加工主导产业,遂平县打造了70万亩的优质小麦基地、35万亩的优质油料基地、3万亩的优质蔬菜基地和30万羽的优质禽蛋生产基地,并配套引进了驿巢食品包装、鲜易冷链物流等项目,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从原料基地到食品研发、生产、检测、包装、物流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遂平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积极招商引资 承接产业转移
遂平县以招商引资为动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主平台作用,围绕食品加工、轻工电子、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产业,通过专业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和驻点招商等方式,深入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带动效应。
该县立足交通区位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围绕食品加工、轻工电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瞄准国内外500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和大型央企,紧盯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实现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新突破。2018年,遂平县先后引进了中昱光电、中花粮油、中南纸业、驿巢食品包装、休闲食品产业园、今麦郎未来面等一批主导产业项目。2019年计划实施各类项目21个、总投资90.9亿元,一季度累计实现投资11.7亿元。2019年度计划竣工项目11个,总投资58.7亿元。
加强平台建设 助力企业发展
为了破解要素制约,该县成立了投融资平台、担保平台、土地收储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大力支持企业挂牌上市。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内上市企业达12家。此外,遂平县财政每年还拿出大额资金,激励长期在集聚区工作的职工,构建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举办大型招聘会,制定产业集聚区转移就业奖励政策,县财政出资420万元奖励优秀职工和优秀企业,激发企业家在遂平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激励职工在集聚区稳定工作、爱岗敬业。支持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高新产业集聚区投资有限公司净资产达24.9亿元,通过PPP等模式融资23.6亿元,汝河信用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担保贷款2.67亿元,设立了2亿元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扩充到5000万元。以培育引进“四个一批”为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建成省级研发中心6个,中科院印遇龙院士在遂平组建了河南无抗饲料生物科技院士工作站。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
为塑造优良投资环境,遂平县以优化服务为抓手,不断健全服务机制,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营商环境质量和效果,助推产业提档升级。坚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县四个班子领导重点建设项目承包责任制,从项目洽谈到竣工投产进行全程指导和协调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了“一事一议”,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落实“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健全重点项目领导分包、现场办公、观摩评比等工作推进机制,认真落实企业服务日制度,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广联审联批模式,实行模拟审批、网上审批,全力推进“一网通办”,使“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为企业提供更便利服务,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该县成立县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加大对企业运营环境的优化力度,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破解难题,通过创新融资担保机制破解资金难题,集中开展征地拆迁攻坚行动,创新企业用工服务机制,破解企业招工难题,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并采取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兑现优惠政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吸引其在遂平连续投资、新上项目。
强化基础建设 增强承载能力
近年来,遂平县产业集聚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现代产业园区标准,打造生态环保型产业集聚区,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
为了助推产业集聚区提档升级,遂平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持续完善产业集聚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五纵五横”路网逐步成型,集中供热实现集聚区全覆盖。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建成道路52公里、供排水管网94公里、标准厂房39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32.3万平方米。实施了总投资5.7亿元的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项目,铺设热力管道22公里,实现了产业集聚区用热企业全覆盖。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产业集聚区整体框架进一步拉大,总投资20亿元的集医、教、商、居、研多功能融合的综合服务项目金茂生活广场一期安置房9栋6万平方米已经建成,第六中学小学、综合商业区、社区医院正在同步建设,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进一步加快,综合承载功能进一步增强。
新时代呼唤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项目支撑。如今,遂平县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不断突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城融合进一步加快,综合承载功能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正在以加速发展之势,奏响蓬勃发展新篇章。
策划 刘念斌 组版 刘文军 丁继坡 摄影 赵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