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布局区域化 经营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 发展产业化
新蔡县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记者 梁灵芝 通讯员 程秀法 李昕

  近年来,新蔡县立足农业资源大县的实际,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为抓手,围绕做优种植业、做精养殖业、做强加工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新蔡县实际的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路子,为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富民强县、新蔡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策引领 绘就农业产业发展宏图

  新蔡县是个传统农业大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30万亩。为使农业提质增效,近年来,该县出台了《新蔡县发展现代农业和扶贫主导产业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编制了一系列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规划,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开启了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型。
  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切实从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强化扶持,对落户该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部给予用地、用电的优惠。2018年,通过“四位一体”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8家,发放贷款6129万元;2019年以来,为全县20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7631万元。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组团参加中国农产品加工投洽会等大型贸易展销会,推动当地产品融入市场。今年以来,共组织经营主体参加活动6次,销售各类农产品2860万元。
  强力推动农业招商引资,推行产销市场化。在全县围绕农业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吸引外商投资,重点筛选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重大项目,整理完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收集、储备重大农业招商项目28个。
  多措并举,为农业企业搭建商贸流通、沟通合作的平台。组织参加各类大中型展示展销会,搭建交流平台,扩大区域合作,引导校企、院企对接,引导企业利用邮政物流网络平台,宣传企业形象,增加知名度。组织农业专家学者为农业企业送技术、送服务,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品牌农业农业产业发展的“三张牌”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新蔡县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托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通过租用、承接、转接、互换等形式,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为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打下基础。至目前,该县已流转土地46.3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1.28%;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3.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39%,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目前,全县已有涉农企业59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98个、家庭农场85家、种植(粮油)大户1200户,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14.9万户。
  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培育现代“种、养、旅”基地。在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基础上,该县在余店、宋岗、关津、韩集、砖店、今是等乡镇(街道)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12万亩,在顿岗、关津等乡镇建立水稻标准化基地4万亩,在黄楼、棠村等乡镇发展无公害红薯生产基地6万亩,在栎城、陈店等乡镇发展种植名优中药材面积2.3万亩,同时在余店、宋岗、关津、韩集等乡镇(街道)发展设施农业5.1万亩。
  搞好品牌建设,实施“商标兴企、商标富农”工程。目前,蔡洪坊“手酿一号”、“莹坤”薯制品、“水上漂”酱菜、“顿岗”牌大米、未来“康源”蔬菜、“玉绣坊”制品、麦佳食品、“吧得康”面粉、“黑土崖”油脂品、“金元爱民”等品牌,先后被中国农产品加工投洽会组委会评为“金奖”“优质产品奖”和河南省著名商标。3个农产品品牌被列入河南省知名农产品名录,112个农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认证。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农业增收增效

  按照“一产为基、二产为业、三产为翼”的总体思路,该县紧紧抓住2016年被省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的机遇,探索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引导未来生态能源、麦佳食品、莹坤薯业、金元科技等公司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依托麦佳食品、亨通粮油、吧得食品、未来再生能源、莹坤薯业、金元农业科技、汝河人家酱菜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积极融入,促进就业增收。
  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适度发展适销对路、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调整到25%。猪、牛、羊、禽四大畜禽饲养总量大幅度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了优质小麦、玉米、水稻、红薯、棉花、油料、食用菌、蔬菜、畜禽养殖等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