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古诗里的驻马店(之四)
  ◇杜平《一剪梅·蔡州作》
  悬瓠城高百尺楼。荒烟村落,疏雨汀洲。天涯南去更无州,坐看儿童,蛮语吴讴。
  过尽宾鸿过尽秋。归期杳杳,归计悠悠。阑干凭遍不胜愁,汝水多情,却解东流。
  这是诗人王寂金末元初在蔡州(今汝南县)写过的一首著名诗词。
  王寂,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省玉田县)人,金末元初文学家、诗人。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后又迁中都副留守任户部侍郎。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工诗文,古文博大疏畅,著有《拙轩集》。
  说起王寂这首《一剪梅·蔡州作》,还得从他与汝南结缘讲起。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八月,黄河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处决堤,大水吞没了卫州城,当地百姓房倒屋塌,无家可归。金世宗命时任户部侍郎的王寂和都水少监王汝嘉前去治理水患。二人日夜兼程奔赴灾区,面对猛兽般的洪水一筹莫展,此时,地方官员不顾百姓死活,逼迫民户网鱼供官府之食,引起百姓愤怨。此事禀报朝廷,金世宗闻之愤怒不已,遂以王寂治水无功将他贬黜为蔡州防御使。在汝南三年的时间里,他饱尝贫困与思乡之苦,他在写给好友文伯起的《文伯起书》中写道:“丙午(大定二十六年)冬,某自地官生蔡州,终日兀然,如坐井底,闭门却扫,谢绝交亲,分为冻蛰枯,无复有飞荣之望。”《一剪梅·蔡州作》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来到汝南后的绝望心境。
  王寂的诗文风格前后差异很大,当初他生活在金朝的鼎盛时期,生活安定,他的诗词当中很多写的是闲情意趣。但他被贬谪南疆之后,窘迫处境让他一改诗风,后期所作诗歌多是抒发异国怀乡之情的作品。
  《思归》
  擢贾之发罪莫数,君恩犹许牧边州。
  梦寻蓟北山深处,身在淮西天尽头。
  袖手不应书咄咄,乞骸端欲榜休休。
  求田问舍真良策,卧地还胜百尺楼。
  应该注明的是诗中“君恩犹许牧边州,身在淮西天尽头”两句则是诗人亲身的感受。当时的蔡州(汝南古称悬瓠城)在金国的版图上是南疆,在这里过了淮河即是南宋王朝疆域。所谓边州,天尽头天涯南去更无州一点都不夸张。
  《元夕有感》
  一生能见几元夕,况是东西南北人。
  残梦关河鳌禁月,旧游灯火马行春。
  岁华投老送多感,节物对愁争一新。
  自笑区区成底事,天涯流落泪沾巾。
  《日暮倚杖水边》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唯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万春节宴罢述怀》
  去岁宫花插满头,玉阶端笏觐珠旒。
  如今沦落江淮上,始觉衰残两鬓秋。
  《水调歌头·木芙蓉并引》
  戊申季秋月十有九日,赏芙蓉于汝南佑德观,酒酣,为赋明月几时有,盖暮年游宦之情不能已也。
  岸柳飘疏翠,篱菊减幽香。蝶愁蜂懒无赖,冷落过重阳。应为百花开尽,天公著意留与,尤物殿秋光。霁月炯疏影,晨露浥红妆。
  奈无情,风共雨,送新霜。嫁晚还惊衰早,容易度年芳。秖恐韶颜难驻,拟倩丹青写照,谁唤剑南昌。我亦伤流落,老泪不成行。
  以上这些诗词写了一个被贬之人背井离乡的愁绪,但正是如此之风云际遇,成就了王寂文苑之冠的美誉。历代研究古代诗词和文章的人都把以上这几首诗和词定位成王寂的代表作品。
  事实上,王寂刚任蔡州防御使时,状况让人感到凄凉。当地官府只给他在城北汝河边寻得几间破屋子,四壁穿行不避风,上漏不避雨,王寂将其重新修缮,白天作为办公的地方,公余吏退后就成了他的燕息之所。在这几间破屋之外还有一块石头、一棵榆树,自此王寂就同一木、一石结下不解之缘,并将此几间破屋书榜额曰“三友轩”。客人来访不解其意,王寂写下了他最著名的文章《三友轩记》加以说明“今以予谬人,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大意是现在我(这个)被贬受辱的人和那顽劣的石头、无用的木头一样,都无意于世俗,也不想有什么作为,这就是我以它们为友的原因。
  在汝南,王寂身为被贬之人,除了日常工作外,唯一能打发时间的就是游历与作诗了。所以,除以上所见诗文外,还有多首诗词留存。譬如,他与好友文伯起来到新蔡游玩住在开元寺时,王寂诗意大发,顺口吟诗一首:
  《至新蔡寓居开元寺暇日与文伯起登经楼赋诗》
  往昔秦郎妙天下,淹留尝倚仲宣楼。
  长材不用虎为鼠,塌翼竟从蜩与鸠。
  夭矫飞云蜕仙骨,连卷雌霓落墙头。
  世间玉人岂复有,应与晁张地下游。
  还有在给好友的诗中也常会提及他的境遇:
  《附寄陈州陈显祖》
  若到睢阳话汝阳,故人应也问行藏。
  但言甚矣吾衰矣,三友轩中作退堂。
  另外,王寂也是一个通今达古之人,对蔡州的了解非常透彻。如他的五言排律:
  《蔡州》
  悬瓠城雄壮,登临写客怀。
  九州惟古豫,千里控长淮。
  极目栖林杪,临芳瞰水涯。
  南城新息路,西市确山街。
  门易朝金榜,亭馀阅世牌。
  乐光眉拂黛,溱汝股分钗。
  八封坛微认,三王冢密挨。
  辋湖鱼唯唯,壶树鸟喈喈。
  颜笔龛尘壁,裴碑瘗土阶。
  卜蟾闻迈志,系鳖近齐谐。
  坡底为龙竹,厅前系马櫰。
  绝缨台泯没,铸剑冶埋埋。
  坡迹留任宅,涪诗刻秀崖。
  黄陂澄宇量,许月旦名排。
  秦赋敌扬子,娄歌胜李娃。
  越王悲壮志,唐女换遗骸。
  元济狂枭獍,宗权暴虎豺。
  土风敦俭素,声乐绝淫哇。
  玉粒家家足,红姜处处皆。
  吴氛薰雾瘴,楚气拂云霾。
  笋石当衙道,仙榆拂郡斋。
  王侯更庙狄,富相捍潭柴。
  竦也尝临判,谦乎亦摄差。
  陈翁孙接踵,欧父子联阶。
  观额因王觌,民坊出陆偕。
  许诗多散落,叶记半磨揩。
  往哲优师帅,遗风轶等侪。
  老夫为政拙,雅志与时乖。
  倦鸟收长翮,疲鴽恋短秸。
  江山题不尽,吾已办青鞋。
  可以说,这首诗把天中大地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风俗俚语、典故传说一一尽数。不过,再牛的诗人有时也会遇到尴尬。王寂在汝南虽然也是个官,但看起来这个官没几两重,上级甚至都没有给他配备马匹。好在一个叫王仲章的当地人看不过去,送了他一匹淮马,这才解了王寂的困难,没钱没权的王寂只好以诗相谢。
  《谢王仲章惠淮马》(节选)
  忆昔短衣精骑射,千金市马宁论价。
  寻春不惜锦障泥,归醉且无官长骂。
  投诗寄谢三叹息,羞涩倒囊无寸积。
  他年客路会相逢,小倩梦兰吾不惜。
  这首诗是回忆自己过去春风得意时,到集市上买马从不问价。骑马踏春从不在意锦袍弄上泥土,回来后即使大醉也不会被上司责骂。可现如今沦落成这样,已经没什么能力了,多亏了王先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赠送他一匹这么好的淮马。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投诗寄谢三叹息”了。诗里王寂借用了一个爱妾换马的典故,大致是:等以后发达了,如果能再相见,你即使用马来换我最心爱的女人我也一定奉送给你。可见落魄的王寂对王仲章赠马是何等的感激涕零。
  王寂在蔡州生活了三年,大定二十九年初(公元1189年)离开了他眼中的“天尽头”与“边州”。王寂在驻马店也生活了三年,却没有在当地历代的史志中留下只言片语,好在历史就在那里,最终我们还是找到了他。他留下的诗文成了这位诗人永恒的背影,永远留在了天中这块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