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古诗里的驻马店
  ◇杜平
  《题蔡州东湖》(宋·祖无择)夕阳水底霞铺锦,清夜波心月涌金。此是东湖最佳处,无人来伴水仙吟。
  《题蔡州东湖》是祖无择回家乡上蔡时写的一首抒情诗。从诗中窥见游子对故乡的眷恋。
  对于现在的驻马店人来说,知道祖无择这个宋朝老乡的少之又少,因为本地史志当中很少提及他,即使提及也是几笔带过。其名与同郡李斯、陈蕃、干宝等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他所处的年代,祖无择却是不折不扣的文化名流。
  祖无择是宋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嘉祐初改知陕府,迁湖北转运使,入为中书舍人。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权知开封府,进龙图阁学士,知郑、杭二州。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卒,年七十六岁。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说祖无择是北宋的文化名流,并非家乡人对他的刻意吹捧。首先说他的一个官职:龙图阁学士。在北宋这是官名。宋真宗时建龙图阁,收藏宋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图画、祥瑞之物以及宗正寺所进属籍、世谱。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置龙图阁侍制。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置龙图阁学士。龙图阁学士为加官,用以加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以示尊敬。相当于现在国家封的一个荣誉称号,但这个荣誉称号并非一般人有资格获得。苏轼曾当过此位,而包拯被后人称之为“包龙图”就因为他同样拥有过这个头衔。
  史书上有关祖无择的记载文字不多,但从他学成之后的为官履历中看出是少年得志,中年得意之人。虽然晚年遭遇坎坷,但也没到十分凄惨的境地。当然,我们现在谈论他,也是因为他留下的诗文是天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祖无择生活的时代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许多后来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文坛巨星都集中在这个时段。而祖无择同他们以文会友,来往甚密,譬如:
  《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二首》其一(宋·王安石)漠漠秋阴护掖垣,青云只在两楹间。宫楼唱罢鸡人远,门阙朝归虎士闲。华盖北瞻夭帝座,蓬莱东想道家山。却惭久此随诸彦,文采初无豹一斑。
  《陕府祖择之学士》(宋·宋祁)白发书林作丈人,陕郊迢递驾朱轮。谩夸燕许文章手,未得严徐侍从臣。列岫倚窗吟榭晓,乱花窥酒宴堂春。几篇新咏留珉刻,首记銮舆八月巡。
  《送祖择之少卿学士出疆》(宋·苏颂)四方专对昔难人,今辍文章侍从臣。万里光华宣使指,百年恩信浃殊邻。出关飞盖尘生路,度漠轻车雪拥轮。少别书林还隔岁,归来期宴曲江春。
  这是宋朝名人王安石、宋祁等与祖无择交往留下的证明。可惜的是,祖无择与王安石后来的关系因政见不同而产生矛盾,后来王安石以“讽求其罪”将他降级外放,让祖无择很受伤。但这仅仅是他人生的一个经历。我想说的是,无论什么人一辈子都会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想必祖无择也不例外。那么,祖无择的风光时刻是什么时候,在我看来是他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改知陕府的那一次朋友为他送行的宴会上,因为来的人都是厉害角色。有诗为证:
  《送祖择之》(宋·司马光)人生荣与辱,百变似浮云。自有穷通定,徒劳得丧分。消愁唯有酒,娱意莫如文。方寸常萧散,其余何足云。
  《小饮坐中赠别祖择之赴陕府》(宋·欧阳修)明日君当千里行,今朝始共一罇酒。岂惟明日难重持,试思此会何尝有。京师九衢十二门,车马煌煌事奔走。花开谁得屡相过,盏到莫辞频举手。欢情落寞酒量减,置我不须论老朽。奈何公等气方豪,云梦正当吞八九。择之名声重当世,少也多奇晚方偶。西州政事蔼风谣,右掖文章焕星斗。待君归日我何为,手把锄犁汝阴叟。
  《送祖龙学择之赴陕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宋·范镇)史君分陕惜别难,缓听长吟速行酒。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往来无穷西复东,衮衮轮蹄利名走。甘棠虽云勿剪伐,未必从前不伤手。当时遗爱安在哉,赖有声诗传不朽。择之寸刃如新硎,历年何啻十有九。胸中蕴蓄富术业,此行直欲古人偶。近世只知厨传为,不顾虚名似箕斗。寄言道路如采诗,但问樵夫与田叟。
  《依韵和永叔即席送择之出守陕府》(宋·刘敞)骊驹在门且勿喧,主人留客姑进酒。一时转盼巳陈迹,千里相望更何有。祖侯声名二十年,天下英豪共奔走。谁云白发寄郎曹,更喜朱轓入吾手。扬雄天禄就寂寞,召伯甘棠变枯朽。乃知人事不如意,自古十常有八九。男儿何曾计出处,时运由来有奇偶。莫嫌青云晚着鞭,会取黄金大如斗。君能食饮和天倪,余事无可付庄叟。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生能有一次与这样的友人吟诗举觞、揖首话别,岂不快哉!
  祖无择一生为官,为官前受经于孙明复,而文章则传自穆修。一生留下诗一百二十三首,文四十二篇。囿于篇幅,抄录一首有关家乡的诗以敬之:
  《题蔡州壶仙观》(宋·祖无择)莺老花残过禁烟,杖藜闲步到壶仙。仙家本是无尘地,别有风光一洞天。
  题注:龙学四月八日游,蔡人每岁于是日来集此欢赏游歌。壶仙观在城北十里许,有仙榆数十株,亦名大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