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情满山村助脱贫
——确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驻村帮扶邓庄村纪实
  记者张新义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确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克难攻坚的斗志开展驻村帮扶,为民帮困解困,践行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被县政府评为全县帮扶工作先进单位,涌现了李爱红等先进个人。
  夯实责任帮扶使命扛起来2016年,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系瓦岗镇邓庄村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
  怎么帮助贫困户脱贫,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怎样改善人居环境……这些问题成为该局领导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部署最多的课题。该局明确全体工作人员均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由局长带队走村入户,统一指挥、协调推进,善谋善为、重在落实。
  局长贺建格率先垂范,常年带头吃住在村,以便于靠前指挥,推动帮扶工作开展,局办公室设在邓庄村委,资金、财物全部向邓庄村倾斜,任命工作能力强的副局长李爱红为驻村工作队队长,陈莉为驻村第一书记。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局党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克服单位人员少、资金紧张的困难,全局(当时的县旅游局)10位工作人员帮扶57户贫困户,依托邓庄村独有的资源优势,靠近老乐山风景区适宜发展旅游业、餐饮业,根据村内的土壤结构和种植习惯大力发展西瓜、红薯等特色种植业,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求真务实帮扶措施动起来
  经过积极探索和努力,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规划帮扶、项目帮扶、助亲帮扶、关爱帮扶、联企帮扶等工作,效果显著、群众认可。
  在规划帮扶方面,该局对帮扶的瓦岗镇,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的理念,对有劳动力但无法远离外出务工的贫困户积极联系协调老乐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为贫困户安排在其景区内打零工,从事保洁、勤杂、花木修剪等工作。
  在项目帮扶方面,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改善村基础设施,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切实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村村通”工程,拓宽硬化包括邓庄村在内的村级道路12公里。
  在助亲帮扶方面,把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户的亲戚介绍到老乐山风景区开办农家宾馆,并联系县城饭店的厨师传授其烹饪技术,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其收入,形成亲帮亲、邻帮邻的帮扶模式;针对一些有劳动能力、想发展第二产业又无技术能力的贫困户,为其提供种植石榴、桃子等农副产业的发展思路,并提供种植技术等,使其增加收入。
  在关爱帮扶方面,针对一些贫困户瓜农家中劳动力不足、西瓜滞销的情况,由局长带队入户购买帮助销售西瓜3000余斤,增加贫困户收入千余元;为贫困户家中修整电路,安装闭路线,并在节假日、春耕、三夏期间给每个贫困户家庭送去方便面、面包、衣物等,切实提高贫困户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在联企帮扶方面,该局依托邓庄在老乐山风景区紧邻附近的优势位置,协调景区负责人为邓庄村委争取到风景区内的两间门面房,市值200多万元。如今,门面房每年的租金作为贫困户的帮扶资金。情满山村帮扶歌声响起来
  “农民想要增收,村里没有产业可不行。”这是该局驻村工作队长李爱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李爱红带领村干部、致富能手等外出考察学习,并邀请县农业局的专家到村考察论证,围绕村内闲置的近500亩的荒废稻田做文章。2018年10月,李爱红与村干部一起带领农业局的专家为稻、蛙种植和养殖项目选址时,由于天黑路滑跌坐在地下,当时就无法站立,但是李爱红为了不让大家担心,还是忍住剧痛和大家一起坚持到最后选出合适的地方。送走农业局的专家后再也支撑不住,驻村第一书记陈莉把她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椎骨和尾骨两处骨折,当时医生要求立即住院治疗。
  李爱红住院期间,不断和驻村书记和村委联系,了解指导项目的进展,医生要求住院3个月,但是她只住了1个月就坚决要求出院,又奔波在与投资商沟通的路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贺建格的关注指导和李爱红等局领导的积极推动下,近百亩的稻、蛙种植和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经农业局的专家研判,给予充分肯定。
  驻村帮扶促脱贫,担当进取情谊深。下一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举措,全心全力驻村帮扶,谱写脱贫攻坚新篇章,为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摘帽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