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
——正阳县民政局加强社会救助助力困难群众实现脱贫工作侧记
  通讯员李锐张群生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是低保为我和孙女减轻了生活的压力,帮我分担了身上的重担,如果没有低保,基本生活就保障不了,更不敢想象能让孙女继续上学。”正阳县吕河乡邱店村的贫困户黄素红感激地说。
  现年67岁的黄素红是2016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6年被纳入低保对象。如今,黄素红一家每月可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300多元,为陷入困境中的一家带来了生活的希望。2018年,正阳县寒冻镇台寺村贫困户张义杰,因爱人突发疾病造成家庭贫困,正当他发愁时,收到民政部门发放的社会救助明白纸,按照要求,他向村委递交了申请,县、乡民政部门得知情况后,当天派人调查,几天办好手续,次月领到了低保金。他深有感触地说:“有了低保,俺心里有底气了,感谢民政部门帮助我脱贫。”
  针对像黄素红、张义杰这样的困难群众,正阳县民政局区别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救助。把部分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实现兜底保障与精准扶贫的无缝对接,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基本制度,对农村贫困群众给予全面兜底保障,帮助其逐步实现脱贫目标。
  近年来,正阳县民政局作为脱贫攻坚重要职能部门,始终坚持把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助推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基本实现了政策性兜底和高标准、全覆盖预期目标,为全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摘帽贡献了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抓脱贫。该局成立了社会救助助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督促班子成员、相关股室和帮扶干部种好各自“责任田”,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集中精力主抓脱贫的工作机制。
  提高帮扶标准抓脱贫。近年来,该局一直坚持帮扶救助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实际困难。2019年,正阳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去年每人每年3450元增加到每人每年3860元,农村低保对象每月人均补助提高到不低于17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年45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5050元,照料护理标准依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分档制定,半自理和全护理分别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0%和20%确定。同时,在正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局对全县农村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并集中供养居住条件差、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人,逐步提高供养服务能力和集中供养率。
  破解返贫难题抓脱贫。根据市民政局和正阳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该局先后制订了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助推脱贫攻坚配套工作方案,为有效破解脱贫攻坚中致贫返贫难题提供了政策支撑。去年以来,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4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5.8万人(次),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去年以来,下拨临时救助资金300多万元,3万名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落实关爱服务抓脱贫。近年来,该局会同财政、扶贫、残联等单位,全面落实关爱服务等政策,确保全县符合条件的弱势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到补贴或关爱保障范围。相继组织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等专项行动活动,完成了农村“三留守”人员建档立卡和系统录入。去年以来,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3000多万元,困难补贴和护理补贴均为每人每月60元。
  据正阳县民政局局长陈安辉介绍,该局紧紧围绕“兜底救助、不落一人”的目标,把兜底保障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助力贫困群众甩穷帽,编密织牢社会保障救助兜底网,确保贫困群体在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