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概览
标题导航
2019年驻马店市“天中最美母亲”候选人简要事迹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金融•保险
第05版:三农视窗
第06版:经济新闻
第07版:城区新闻
第08版:楼市•广告
数字报首页
网站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年驻马店市“天中最美母亲”候选人简要事迹
(按姓氏笔画排序)
1.王沛,33岁,驻马
店市中心医院护士。由
于丈夫是一名消防员,她
结婚成家后一直与丈夫
两地分居。
在家中,她细心照料老人,精心抚养儿女;在单位,她用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排忧解难。她热心公益事业,多次带孩子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踊跃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书、捐衣。她的事迹也得到丈夫所在单位的高度评价, 多次被评为全省“百佳警嫂”、全市“最美警嫂”。③2
2.王霞,32岁,新
蔡县练村镇甘湾村村
民。王霞老家在山东
省诸城市,千里远嫁新
蔡县练村镇,从百强县
到贫困县的贫困村,她
放弃北京外企的高薪,
毅然跟随丈夫扎根农
村。面对穷苦婆家,她
不要彩礼、汽车、房子、
婚宴,“四不要的傻媳
妇”成为村民的美谈,
她用勤劳的双手,不仅
为婆家建了新房,还自
学刮痧、针灸和食疗,
减轻婆婆的病痛。她主动要求和80多岁的姥姥、姥爷同住一起,细心照顾饮食起居。她通过自己的勤劳,改变了婆家的贫困面貌,并创办了村里第一个养殖场。王霞的事迹先后被河南电视台、《驻马店日报》等媒体报道。2018年,她被评为“第三届河南省乡 村好媳妇”,并在2019年2月荣登“中国好人榜”。③2
3.付红,49岁,正
阳县皮店乡幸寨村村
民。2006年,付红的丈
夫在外打工摔伤,高位
截瘫,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给丈夫治疗,家里
欠下10多万元外债,很
多亲戚朋友劝她离开
这个家。付红首先想
到了4个孩子,她说:
“我走了,孩子的一生
就毁了。”她每天起早
贪黑到泥塘里捉黄鳝,挣钱养活4个女儿。每天晚上要跑几十里路把50多个黄鳝笼子下到泥塘里,第二天凌晨4时,她去收笼子捉黄鳝,然后就带到集市上去卖,之后赶回家给孩子们做早饭。就这样,付红坚持了13年,从没有放弃的念头。目前,两个女儿正读 初中,成绩优异。③2
4.白晔,50岁,泌
阳县第三人民医院医
生。她公公患脑血栓
16年,精神痴呆,生活
不能自理,她与丈夫精
心照料老人多年,直至
离世。2004年,婆婆患
甲状腺瘤住院,她照顾
老人,不离不弃。她88
岁的母亲也是疾病缠
身。2017年底,两位母
亲同时住进了医院,她
悉心照顾几个月没有任何抱怨。她教子有方,两个孩子品学兼优,都是大学生。29年来,她医者仁心,使眼病患者重见光明。她经常给孤寡老人和无人照顾的病人端饭送水、铺床盖被。2017年,她被评为“驻马店市最美医生”、首届“泌阳好人”,并当选市人大代表。2018年,她 荣获“天中最美母亲”提名奖。③2
5.刘俊荣,49岁,确
山县任店镇前巩庄村村
民。她的婆家弟媳患有
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
理。刘俊荣除了抚养自
己的两个孩子外,还一直
抚养婆家弟媳生下的一
对双胞胎儿子,成了4个
孩子的妈妈。随着孩子
慢慢长大,都到了上学的年龄,刘俊荣说:“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上学。”于是,她和丈夫起早贪黑打工挣钱。刘俊荣的纯朴善良感动着乡邻,15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她说:“我是个普通人,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让婆家弟媳早日康复,就是我 最大的希望。”③2
6.刘爱莲,60岁,遂平县和兴镇大刘庄村村民。1981年,刘爱莲与同村的年轻小伙儿韩得坤相爱并结婚。韩家有兄弟4人,丈夫的二弟自小聋哑,生活无着落,刘爱莲在悉心照顾婆婆的同时,还要照顾丈夫的二弟。
2018年11月,刘爱莲 的大儿子韩新会突发心梗
离开人世,刘爱莲安慰儿媳妇说:“孩子,要好好活下去,有娘在天塌不下来。”她用自己的言行感动了儿媳妇,儿媳妇发自肺腑地说:“娘,俺一定照顾好两个孩子,把他们抚养成人、培养成才。”多年来,刘爱莲赡养患病的婆婆,照顾丈夫的二弟,抚养年幼的孙子,以顽强的毅力和大爱撑 起家里的一片天。2019年4月,她荣登“中国好人榜”。③2
7.齐晓明,47岁,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董寨居委会居民。2005年,她的婆婆突患脑梗塞,卧床不起。2015年,她的丈夫患脑溢血,做开颅手术治疗至今。她无微不至精心照顾着两位瘫痪病人,无怨无悔。直至2017年,两位病人享受 精准扶贫政策被接到
了残疾人托养中心,得
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
及补贴,齐晓明也被报
批成为一名护理员。在托养中心,她除了照顾自己的亲人,还主动协助其他护理员照顾重残在床的病人,帮助残疾人恢复健康。她还经常写信嘱咐在部队服役的大儿子,让他安心工作,争当优秀士兵, 为国家作贡献。③2
8.许秀玲,76岁,西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职工。许秀玲的家庭有年迈的公公和婆婆。公公有病卧床不起、婆婆眼睛患有白内障,大哥是聋哑人,二嫂家的3个孩子年龄小。她与家人一起努力,撑起了一个大家庭。 2007年,其丈夫突
发重病,生活无法自理,她悉心照顾,从无怨言。生活并不富裕的她还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儿女们的扶贫对象,她的行动感动了身边的人,两名贫困户经常去看望她。她教育子女要多为人民服 务、为社会出力。③2
9.李玉荣,47岁,天
中晚报社记者。从事新
闻工作近20年,她克服
诸多困难常年奔波基层
一线采访,每月发稿量在
100篇以上,所写的30多
篇稿件荣获国家、省、市
新闻奖。丈夫突然病故
后,她并没有退缩,出色
地完成每一次新闻报道
任务。她采写的张全收、
赵小参、尹维雨等人荣登
“中国好人榜”,其中赵小
参、张全收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她采写的刘成英、张小荣等8位女性被评为“天中最美母亲”。李玉荣言传身教、精心育女,用大爱情怀给女儿做出了表率,女儿以优异成绩考上研究生。2018年8月, 她荣登“中国好人榜”。③2
10.李秀梅,52岁,上
蔡县五龙镇展庄寨村村
民。李秀梅的丈夫患有严
重的脑梗塞,丧失劳动能
力。大女儿就读大学,小
儿子以总成绩649分被北
京理工大学录取。两个孩
子学业有成,这本该是好
事,但高昂的学费无疑使
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
霜。80多岁的婆婆因疾病缠身,完全没有了自理能力,其公公也有老年痴呆。作为家庭唯一的劳力,她在离家不远的板厂工作,一天可以挣40元。就这样,担负妻子、儿媳、母亲角色的她在生活路上艰 难、乐观地前行着。③2
11.李灵芝,39岁,遂 平县金山小学教师。12年前,李灵芝父亲患病,卧床不起,她日夜照顾。8年前,李灵芝的大女儿 被确诊为脊髓囊肿。为
了生活,李灵芝的爱人远
去新疆打工。她一边坚
持给班里的孩子上课,不
因家庭问题耽误全班孩子的学习,一边抽空背着大女儿四处求医。她因为太过劳累,有几次在课堂上晕倒。农村的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不少还有心理问题,李灵芝尽最大努力去感化他们、疏导他 们、引领他们。③2
12.杨敏,32岁,
汝南县留盆镇老冯村
村民。2011年,杨敏患
上白血病,为治病花费
了100多万元。她出院
后,为挣钱还账,她的
丈夫远赴新疆打工。
她和公公、婆婆回老
家,流转了100多亩土
地,成立专业合作社,专
门种植药材。在脱贫攻
坚期间,她帮扶5户贫困
户,帮助他们在当年全
部脱贫。在干事创业、引领乡亲致富的同时,她细心照料家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2017年,她的家庭被县妇联授予“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18年,她被表彰为汝南县妇联巾帼维权先进 典型。③2
13.吴彦,49岁,驻
马店经济开发区关王庙
乡中心学校教师。她利
用国学经典探索德育之
路,利用周末、节假日组
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和
游学。2018年,她利用
暑假在驻马店国学文化促进会做义工,不计报酬,义务带领来自全省甚至外省的小学和中学的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吴彦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鼓励自己的儿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报效祖国。吴老师对待学校的孩子就像妈妈一样,经常照顾生病和困难的 孩子。③2
14.吴梅英,63岁,驻
马店经济开发区关王庙
乡杨桥村村民。60多岁
的她,家中有年迈的公
公、婆婆和两个小孙女。
她起早贪黑,操持家务,
侍奉老人、照顾孩子,把
家中的事务和农活打理
得有条不紊。村里人都
说吴梅英把老人照顾得
很好,把孩子教育得很懂
事。儿行千里母担忧,23
年来,吴梅英与其他母亲一样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不让儿子分心,安心在部队服役,有时生病住院,她也从不告诉儿子实情,总是报喜不报忧,说家中一切都好。她时常叮嘱儿子在部队里要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安心工作。她的儿子在部队服役23年,表现出色、屡立 军功。③2
15.余小菊,69岁,驿
城区雪松街道办事处西
刘庄社区居民。她1975
年与丈夫刘久毅结婚,丈
夫常年在外工作,她担负起照顾公公、婆婆的重任,从不嫌脏不嫌烦,精心照顾。她的母亲2012年得了癌症,生活不能自理,在她和丈夫的照顾下,老人活到了90多岁。她的家庭先后获得全国“最美家庭”、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河南省第 一届“文明家庭”等荣誉。③2
16.宋玥欣,36岁,
驻马店市交通运输局执
法处职工。从2004年1
月结婚的那天起,她就
担负起照料外公和公
公、婆婆的重任。生活
贫寒时,她不曾彷徨;老
人病重时,她日夜守候,
端尿擦屎、洗澡按摩,直
到2014年老人去世。
现在,由于婆婆心脏病一年两次住院,她又担负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她无怨无悔书写了孝老爱亲的美妙诗句。一直以来,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她的悉心教育下,大儿子成绩优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宋玥欣善于处理家庭关系,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③2
17.张桂芳,51岁,新
蔡县棠村镇赵老庄村村
民。2013年,她不幸患乳
腺癌,面对苦难,她以坚
强和乐观融化了常人难
以抗拒的寒冰。2016年,
女儿赵瑞瑞以新蔡县文
科第五名的成绩考上北
京邮电大学。2018年,儿
子赵瑞祥以新蔡县理科第四名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张桂芳的父亲身患脑梗塞,她便在医院悉心照料。这时,她的母亲又被检查出冠心病、高血压,她又承担起照料母亲的重任。她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告诉子女什么是“百善 孝为先”。③2
18.张雅惠,29岁,泌 阳县税务局科员。2017
年2月,她被抽调到市创
文办档案组工作,虽然怀
有身孕但依然坚守档案工
作岗位。她克服了呕吐、
头晕等妊娠反应,经常在
办公室忙碌到深夜,一直
坚守工作岗位直至羊水破
裂才住进医院。她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当得知新的工作标准出台后,为了让工作完成得更好,产假还未结束的她就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丈夫由于工作忙经常不在家,她侍奉95岁的外婆5年多。2019年5月,她入围“中国好人榜”。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文明之花在天中大地绽放。③2
19.岳小白,54岁,平
舆县万冢镇万冢村村民。
34年来,她不仅待公公、婆
婆如同亲生父母,还一直
照顾着丈夫的残疾叔叔。
同时,她拿出家中全部积
蓄,又向亲戚和邻居借了
钱,盖起3间平房,帮婆弟
娶上媳妇。弟媳嫁过来时
带有一个女儿,婚后又生
育一个儿子,对两个孩子
她都视如己出、疼爱有加。由于婆弟两口常年外出打工,在侄子断奶后,她主动把婆弟家的两个孩子接到身边精心抚养,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眼下,她独自一人照料家中3位身患重病的亲人:脑溢血的丈夫和患肿瘤的婆婆,还有丈夫的残疾叔叔。她无怨无悔、不离不 弃。③2
20.周一,28岁,驻
马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医务人员。由于工作性
质的原因,丈夫很少有时
间照顾家庭。教育孩子、
照顾父母的重担就落在
了她的肩上。多年来,她
任劳任怨支持丈夫的工
作,义无反顾地担负起照
顾家庭的重任,以女性特
有的坚韧和执着为整个
家撑起一片天。多年来,
她在单位接触的都是肢
体异常、智力低下儿童,
为帮助这些孩子训练手
部精细动作,她钻研康复专业知识,并整理了一套适合孩子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方法。她还是一名爱心志愿者,平常把自己孩子不穿的衣服 送给有需要的儿童,希望帮助到更多的人。③2 (下转第八版)
21.胡季芬,37
岁,平舆县人民检
察院检察官。作为
公诉科负责人,她
带头办大案要案,
办理审查起诉案件
3000余起,和同事
一起办理的上万起
案件中,无一错
案。面对年幼的孩
子和繁忙的工作,
她培养出了独立自主、品学兼优的孩子。她更是成千上万个孩子的母亲。她建立了“向阳花工作室”,成立了“向阳花法治教育基地”,编写了《未检相伴向阳花开》法治宣传手册,带领自己的团队“向阳花法治课堂”深入全县中小学开展普法教育活动1000多次,被成千上万个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 亲切地称为“检察官妈妈”。
22.原玉荣,51
岁,新蔡县李桥回
族镇狮子口村第一
书记。2015年9
月,原玉荣到狮子
口村担任驻村第一
书记以来,舍小家、
顾大家,走遍狮子
口村的庄庄户户、
角角落落,找“穷
根”、开“良方”,在
脱贫攻坚道路上与
时间赛跑,带领全体村民真干实干,精准发力。在她的带领下,狮子口村于2016年底退出了贫困村,彻底摘掉了穷帽子,拔掉了穷根子。中央、省、市媒体多次报道她的感人事迹。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17年“河南省十大年度扶贫人物”,2018年荣获“天中最美母亲”提名奖称号, 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工作者”。
23.涂善珍,65
岁,驿城区东风街
道办事处林栖园小
区居民。她是一位
平凡的母亲,更是
一位热心助人的普
通百姓。她拿出
1000多元钱购买
西瓜,送到市儿童
福利院和驿城区社
会福利院。社区居
民王天运13岁的
女儿得了白血病,正在高中二年级上学的儿子王亚伟退学打工给妹妹看病。涂善珍送去了医药费,并每月拿出300元供王亚伟上学,直到王亚伟考上黄淮学院。一位姓高的退休教师,右肾积水萎缩到郑州做手术,涂善珍得知高老师医疗费紧张后,主动拿出上万元帮助高老师。这样的事情,在她 身上发生了很多很多。
24.梁大贤,68
岁,驻马店市驿城
区蚁蜂镇小邓庄村
村民。2013年,梁
大贤大儿子出车
祸,留下儿媳和两
个孩子,梁大贤终
日陪伴孙女、孙
子。2015年,二儿
子患尿毒症卧病在
床,每月的透析费
用压得他喘不过气
来。二儿媳为了挣透析费撇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外出务工。梁大贤既当奶奶又当“妈妈”,每天除了照顾生病的儿子外还要照看三个孙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奶妈”。就这样她还经常照顾本村的“五保户”,逢年过节她都给“五保户”送去吃的用的。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家庭、为他 人撑起了一张遮风挡雨的大伞。
25.黑小分,38
岁,平舆县人民医
院护士。她尊崇
孝、爱、善,与丈夫
结婚不久,其公公
就查出患有肺癌。
由于婆婆去世早,
她就主动承担起照
顾公公生活的重
担。在公公住院期
间,她顾不上怀孕
行动不便,每天坚
持为公公做饭、喂饭,获得同病房患者的一致称赞。她对护理事业有着一份执着,工作中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2012年,她入选河南省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2015年,在市卫计委举办的技能大比武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016年,获驻马店市“最美护士”“三八红旗手”称号;2018年,获得平 舆县“最美护士”荣誉称号。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