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新
近日,由河南籍诗人贾兵所著长篇叙事诗《汝水吟》出版了。翻开长篇叙事诗《汝水吟》,读着诗人娓娓道来的诗句,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当年,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被打开了。
那时,我在解放军原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担任主任,主编《后勤文艺》刊物。有一天,编辑送来了一部诗稿,题目叫《汝水吟》。读着这部长篇诗歌,我的思绪也随同美丽东流、曲曲蜿蜒的汝河水开始了一次穿越历史的漂流……我被诗人的激情深深打动,既被诗中流露出来的对汝河朴素真挚的情感所感染,又为诗行中跃动的灵感与旋律而感到耳目一新,更为汝水流域之久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
作者贾兵是我们系统的年轻干部,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那时的他,一边在本职岗位勤奋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许多作品,展示了不俗的文学才华。对这部长篇叙事诗,编辑部当即决定拿出9个页码全文刊发,这在《后勤文艺》这本刊物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作品刊发后,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响,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赞誉。
经过20多年历练,贾兵的思想境界与艺术修养更是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把当年创作的《汝水吟》作了进一步修改与充实,经过时间磨砺和岁月沉淀,这部优美的诗歌从思想上和艺术上都给人以双重的享受与熏陶,我把它定义为《汝水吟》的升级版、高级版。
今天,重读《汝水吟》,读的是汝水的风情。汝河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与桐柏山交界处,与洪河相汇,长222.5公里,流域面积7376平方公里,除西部为山区外,其他均为平原。
汝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2500年前,《诗经·国风·周南》中的《关雎》《汝坟》等11篇即创作于此。汝河两岸,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是“适宜见都立社”的宝地。在诗中,诗人回忆了从小在汝河边成长的点点滴滴,以极大的热情讴歌了汝水两岸的风光。他用诗的语言,还原出汝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比如,他写沿河的闹市:“白天的闹市里,若男若女,若农若商,接踵而行,熙熙攘攘。绸缎布店皮货店,比邻而居;金店银楼和钱庄,大气排场;百年的老字号里,人头攒动;青石板铺就的街面上,人声鼎沸,东来西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家乡的味道让人倍感温馨亲切。他写沿河古城的宅院:“高大的朱漆门楼飞檐排角;八字敞开的大宅门,银钉嵌镶。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分列两边;影壁墙上,松竹梅三友图古朴苍凉。”写得浪漫而庄严、粗狂而细腻。据诗人介绍,他从小生活的家属院是当年的名宅,就是这么美轮美奂。类似的描写在诗里展开得很多,我们可以用心体会。
在场景的描写刻画中,诗人注重把沿河两岸深厚浓重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情、景、事有机地融合交织,让人不经意地走进历史、回味过去,感受博大精深的汝水文化。如在写鹅鸭池的盛景时,诗人是这样描述的:“鹅鸭池畔,燕弄呢喃,流莺转,蜂游缭绕,蝶舞鸾翔。”随即笔锋一转:“有谁还知,白马将军,雪夜入蔡,鹅鸭池里,三尺白雪,残冰浅漾貔貅甲士,衔枚系舌,冻死相望,悬军奇袭,千古名扬。”把发生在120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李愬雪夜入蔡州”的经典之战烘托出来,让人拍案叫绝。诗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刻画出的场景人物无不砥志研思,力求准确生动地表达着诗人的着眼点并不仅仅局限于讴歌汝水,而是通过对汝水惊艳美的描述与歌颂,赞扬中华大地的风物美。他把视角放大到足迹所及的河流山川,从雅鲁藏布江畔到桨声灯影的秦淮河边,从淝水之滨到萧萧易水,从波澜壮阔的长江到气势磅礴穿越千里万里的黄河,无一不寄予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厚情谊。今天,重读《汝水吟》,读的是汝水的史韵。汝水流经的古城汝南,是诗人出生并成长的地方,此地古属豫州,豫为九州之中,汝(汝南)又为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自春秋战国时代有建制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上自汉、唐,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军、府治所。“负山襟准,控扼颖蔡;风土当天地之中,规模擅东南之胜。”历经2000多年,此地变成了诗人眼中“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的福地、“控扼颍蔡,八方辐辏云集”的名场。汝南文化遗址有280多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2000多年的历史中,在汝水两岸,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重大事件。诗人以饱含深情的诗句描述了千百年来汝水两岸发生的拾葚供亲、重阳登高、揽辔澄清、梁祝爱情等千古佳话,汝水人民所历经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苦难历史,汝水岸边发生的李愬雪夜入蔡州、李自成攻克汝南、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等鼓角干云、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还有千百年来涌现的以陈蕃、黄宪、范滂、周燕、干宝等为代表的历史名士,让人不禁感叹这片土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汝颍多奇士,磊落布方册。”在被鲁迅先生誉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的著作《世说新语》中,216则史料中就记录了36位汝南名士。仅以开卷的《德行》一门为例,开头的3则全部记载的是汝南名士。这些名高天下、遐迩闻名的人物风采,在该诗中都有生动的体现。通过诗人的描写刻画,可以一窥当年的汝水之畔,是多么风云际会、群贤毕至,汝水儿女是多么襟怀天下、气节如钢。
通篇读来,会为中原人民风霜雨雪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生活而感慨,更会为发轫于刀耕火种、波澜相接、汇为浩浩之四海、穿越万古时空不减其辉的中华文明而由衷骄傲自豪。
今天,重读《汝水吟》,读的是诗人的情怀。《汝水吟》虽然是一部写汝水的诗,但通读全诗你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是从小在这片土地上被灌输的涵养,是诗人成长的沃土。正是怀抱以修身齐家为基础、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相融合,才成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而继承并弘扬这种文化,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宏愿亦是诗人传承历史和文明的本分。我想这也是作者的初衷与历史使命吧。
通读全诗,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能感受到诗人精神丰厚的内心世界。诗人自小就有从军报国之志,曾在14岁写过一首小诗:“长歌激壮士,男儿何须愁。建安雄风在,铁马度春秋。”17岁投笔从戎,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大校军官。从军近40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他始终牢记汝水之畔亲人的嘱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行行出彩。可以说,汝水情也是他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总之,在我们感受了这部诗魅力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诗人每一句诗里所蕴藏的深沉博大的情怀,以及对故乡的挚爱。
《汝水吟》里,诗人精选了近百位汝南的名宦、名士、名人的事迹,以及大量发生在汝水流域的历史史实、文化传说、感人故事,从收集资料到构思、创作、加工修改,可以说是十年笔耕换来《汝水吟》。这是诗人呕心沥血的结晶,这是诗人献给故乡最真挚的颂歌。
我为《汝水吟》的出版而点赞!
(作者系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南丁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