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产业发展“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版名:特别报道
友可为电子生产车间。

泌阳亿健食品香菇脆片。

铭普电子生产车间。

河南鲜菇坊生产车间。

夏南牛标准化牛舍。

  走进泌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道路、一处处塔吊林立的项目工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厂房、一个个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彰显着产业集群发展的蓬勃态势,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旋律。
  据了解,该县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入驻项目82个,恒都食品、品品鲜生物科技、二木电子、铭普光电等一大批享誉河南、叫响全国的品牌企业在这里孕育,夏南牛、食用菌、电子电器等特色产业正逐步在全国叫响。

做强“牛产业”加快建设“中国牛城”


  眼下,占地2000亩的夏南牛产业园已完成投资20亿元,一个专业对夏南牛牛肉及副产品进行开发、精深加工的高科技项目实现了夏南牛产业的集中集聚延伸发展。
  泌阳县夏南牛存栏39.6万头,年出栏25.6万头。近年来,泌阳县紧紧围绕“把夏南牛全身都变成宝”的最终目标,逐渐形成了集肉牛养殖、牧草种植、肉牛科研、生态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冷链物流、产品开发、国际贸易等于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全县15万人从事与夏南牛有关的产业,并带动全县10595户贫困户靠养牛甩掉了“穷帽子”。夏南牛全产业链条收入达到150亿元。
  作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用牛新品夏南牛的诞生地,近年来,泌阳县围绕夏南牛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全链条产业。2022年,夏南牛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88亿元,已成为泌阳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泌阳县每年拿出2亿元夏南牛发展基金、50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和2000万元风险补偿金用于养殖补贴、龙头企业扶持、纯种繁育场建设等。发挥头部企业带动,累计投资82.4亿元,完成“一园、两线、两基地、两厂”建设,即夏南牛精深加工产业园、两条单班15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线、两个单体存栏亚洲最大的标准化肉牛育肥基地、年产8万吨肉牛精饲料加工厂和年产30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厂。
  如今,一条全链条的牛产业,助推泌阳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也让越来越多当地农户过上致富“牛生活”。目前,泌阳县已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98家,从事肉牛养殖人员达10万人,60%以上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

讲好新“菇”事 加快建设“中国菌都”


  在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加工全程已实现电气化,从配料搅拌到食用菌培养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从食用菌残渣到发酵重新生产二茬菇,加工和生产的各环节均实现了绿色无公害循环生产。
  泌阳县围绕打造“中国菌都”目标,扶持壮大鲜菇坊、亿健食品、大地菌业等龙头企业,瞄准食用菌深加工、出口贸易、机械制造等项目招大引强。整合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建成一批成规模的香菇种植小区,保持食用菌种植在3.4亿袋以上。支持杨家集、高邑、泰山庙、王店等乡镇创建省级农业产业(香菇)强镇。依托院士工作站,建成全国首个食用菌“三物融合”产业发展研究院。加快泌阳花菇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实施泌阳花菇种质资源及新品种保育审定。利用泌阳花菇品牌优势,争创全国花菇大县和食用菌省级现代化产业园。
  讲好新“菇”事,做精做深强县富民产业大文章。数据显示,目前,泌阳县有食用菌种植农户5万多户,各类食用菌从业人员20多万人,产业化经营组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到200多家,食用菌加工企业11家,省级食用菌产业集群2个,创建省级食用菌联合体——泌阳县亿健食用菌联合体,建立国家级农产品香菇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45个。去年,该县食用菌种植量达3.3亿袋,总产量48万吨,食用菌产业全口径产值突破100亿元,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
  近年来,泌阳县立足区域资源优势,锚定建设“中国菌都”目标,潜心打造集科技研发、种质培育、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国内国际贸易等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和全省食用菌“双改”试点县。
  

补强“产业链”加快电子电器产业转型发展


  在开发区的河南二木智能有限公司,一台台由上千个精密零部件构成的全自动高频穿套管绕线机器人正在调试运行,两条机械臂围绕一个小小的线架上下翻飞,抓取、绕线,仅5秒钟就完成了导线绕制。绕好的线圈经过传送带被送往全自动测试机器人手中,整个性能测试只用了3秒钟。二木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高频穿套管绕线机器人横空出世,一举突破了线圈自动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外技术及电子产品的空白。
  近年来,泌阳县围绕打造全省主要光电制造基地,以铭普、友可为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电子电器产业园四期标准化厂房建设,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壮大产业规模。加快铭普光磁(泌阳)制造基地和软磁芯制造、二木智能装备制造等项目落地开工,助推电子产业由元器件生产向“专精特新”制造转变。
  泌阳县充分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以开发区为主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铭普光电、友可为电子、吉奥科技等一大批优质企业为代表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已具规模,形成了集电子电器研发、模具制造、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物流配送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电子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8家,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拥有国家专利457项。铭普电子生产的网络变压器、平板电感射频、光通信部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5G承载网、终端通信设备等,并与华为、中兴、三星等知名通信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斯马特科技年产锂离子电池1.8亿个、二木机电年产工业机器人8000万台。